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访问美国两个月后,202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事先未宣布之下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此行是他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首次访问乌克兰[1][2][3][4][5]。也是自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2008年4月访问乌克兰后首次有在任美国总统踏进乌克兰领土[6]。两国元首的会面持续了5个多小时[7]。是为继亚伯拉罕·林肯勘察内战前线后,近现代史上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不受美国军队控制的战区[8]

Quick Facts 日期, 地点 ...
2023年乔·拜登访问乌克兰
Thumb
日期2023年2月20日 (2023-02-20)
地点 乌克兰基辅
Close

背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使俄乌战争局势进一步升级[9][10][11]。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后援之一,自入侵开始以来提供了超过51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12]。之后,乔·拜登政府一直试图避免谈论美国总统可能访问战争中的乌克兰之话题。在拜登于2022年3月底访问波兰期间,白宫表示,甚至没有考虑访问这个处于战争状态的欧洲国家,并为此采取前所未有安全措施的可能性[13]。与此同时,乔·拜登本人也在同年4月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不排除访问乌克兰[14]。此前拜登在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曾6次到访乌克兰,分别是:2009年7月、2014年3月、6月和2014年11月,2015年12月,2017年1月[15]

拜登访问乌克兰是保密的。他本应在2023年2月21日与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举行会谈[16]。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当日于2023年俄罗斯总统国情咨文中就战争的未来发表讲话[17]。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正在访问莫斯科,讨论由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有关战争的和平倡议[18],唯后来俄方证实双方并未能就此事进行讨论[19]

事前筹备

美乌双方为了这次访问筹备数月,最终拜登在2023年2月17日椭圆形办公室与“乌克兰政府最高层”的一次会晤中做出决定[20]。而白宫官员对外表示,拜登在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的安全简报后批准了前往乌克兰的行程。然而同一天,白宫告诉记者,暂时排除总统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乌克兰的可能性[21][22]。据《RBC-乌克兰乌克兰语РБК-Україна》报导,拜登收到了一份访问乌克兰的计划,其中包括在波兰-乌克兰边境甚至在利沃夫与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会面,但拜登本人坚持要访问乌克兰首都[23]

拜登在2023年2月18日星期六晚表示“与他的妻子共进晚餐”,自那时起直到拜登在基辅出现前,没有人见过他[23]。据《纽约时报》报导,拜登没有使用通常指定为空军一号波音747,而是乘坐通常用于国内行程的波音C-32为总统专机[8],并使用特殊空中任务的呼号“SAM060”而非“空军一号”[24]。其于2023年2月19日星期日美国东岸时间凌晨4点15离开华盛顿安德鲁斯联合基地[25]。总统专机在德国当地时间下午5点13分于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稍作停留作加油之用[8][26]。于当晚7点57分降落波兰热舒夫-贾西翁卡机场[8]

拜登政府表示拜登访问乌克兰前曾“与俄罗斯人进行了必要的沟通……确保消除冲突,以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两国直接冲突的误判”,但没有详细说明其他细节[23][26]。除了2名分别属于《华尔街日报》和《美联社》、并被要求承诺保守秘密、被禁止携带任何设备的记者外[8]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白宫副办公厅主任英语White House Deputy Chief of Staff简·奥马利·狄龙英语Jen O'Malley Dillon和总统私人助理安妮·托马西尼(Annie Tomasini)陪同拜登。其后拜登和代表团由车队护送至普热梅希尔总站[8]。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透露,美国代表团抵达波兰后,乘坐火车,历时近10个小时[26]。拜登于2月20日早上8点左右抵达基辅[23]

在拜登一行进入乌克兰领土4个小时后,白宫向记者发布一份美国总统公开日程表,仍然谎称拜登仍在华盛顿[8]。尽管拜登政府刻意掩盖拜登访问基辅的消息,但整个2023年2月20日上午乌克兰社交媒体上都流传着美国总统可能访问基辅的谣言,因为警方封锁了乌克兰首都市中心,而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安德里·梅利尼克暗示他们正在等待一个重要的访客[23][27]。美国特种部队也负责有关的安全措施,包括阻断手机通信和移动互联网[28]

访问乌克兰

Quick Facts 外部视频链接 ...
Close
Thumb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美国总统乔·拜登玛丽亚宫举行正式会谈

拜登之行正值乌克兰天上百人英雄纪念日,该日是纪念2014年在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中丧生的107人[29]乌克兰时间2023年2月20日上午8时,拜登到达基辅,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在他抵达时迎接[30]。访问期间,拜登戴着乌克兰国旗颜色的条纹领带,他表示想传达这样的信息,即“只要需要”,美国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反对俄罗斯的侵略[31]。白宫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拜登表示此次访问基辅是为了重申美国“对乌克兰的民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承诺。当普京在将近一年前发动入侵时,他认为乌克兰很弱,西方也处于分裂状态。他认为他可以比我们活得更久。但他完全错了[32]。”

乌克兰时间上午8点30分[30],拜登在玛丽亚宫大门会见迎接的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第一夫人叶莲娜·泽连斯卡娅娅[33]。拜登在玛丽亚宫的留言簿上留言和签名,赞扬了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人民,并以“荣光归乌克兰!”作为结尾[34]。泽连斯基和拜登举行正式会谈[35]。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额外的一系列军事援助,价值5亿美元,包括用于海马斯的弹药[33][36][37],并将宣布对试图规避俄罗斯的制裁或支持俄罗斯战争的人和公司实施额外制裁[35]。而泽连斯基也在会谈中争取更先进的西方武器[29]

其后拜登与泽连斯基在玛丽亚宫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时,拜登跟泽连斯基说:“一年后,基辅屹立不倒。乌克兰屹立不倒。民主屹立不倒。美国人和你站在一起,世界和你站在一起[31][34][38]。”泽连斯基称拜登的访问为“乌美关系史上最重要的访问”[39]

乌克兰时间上午11点19分,泽连斯基会同拜登离开玛丽亚宫,参观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时会见乌克兰正教会领袖基辅及全乌克兰都主教伊皮法纽斯[40]。在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段影片显示,当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两人离开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前往圣米迦勒广场乌克兰阵亡将士纪念墙前悼念和为俄乌战争中的遇难者献上花圈[24]。当两人在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附近之际响起空袭警报,因为其时一架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白俄罗斯境内起飞[35]。直到乌克兰时间上午11点40分,拜登离开上述地点[30]

接着泽连斯基和拜登在勇者之路共同进行拜登铭碑的揭幕仪式。泽连斯基表示:“今天在勇者之路上,我们揭幕一块向拜登总统致敬的铭碑。他从去年2月24日深夜的第一个电话、到我们的谈判,一直以来对我们斗争的关注始终如一。感谢拜登总统为保护乌克兰民主和推进全球自由所做出的特别贡献[41]。”

中午时分,拜登前往美国大使馆短暂停留约45分钟[30][24],然后在乌克兰时间下午1点10分之前乘坐火车,沿同一路线返回波兰,未来几天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周年前夕在华沙举行会议[30][42]

巧合的是,俄罗斯在拜登访问乌克兰期间曾试图测试RS-28洲际弹道导弹,并提前通知了美国,美国不认为会构成风险,未将此次试验视为异常或升级,该测试火箭二级出现异常,最终试验失败[43]

2023年2月21日,拜登在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发表讲话,首先发表了支持乌克兰的宣言:“一年前,全世界都在为基辅沦陷做准备。好吧,我刚刚访问完基辅,我可以报告说基辅坚如磐石。它屹立不倒。最重要的是,它是自由的。”拜登在讲话中指责俄罗斯犯有危害人类罪,并誓言不会停止帮助乌克兰[44][45]

反应

俄罗斯官方媒体普遍称拜登访问乌克兰是“公关噱头”和“挑衅”,并援引外国媒体对美国总统访问的负面评价[46][47][48][49][50][51]。西方主流媒体对拜登访问基辅的大多是积极反应。例如,《路透社》、《外交政策》、《天空新闻台》、《NBC新闻》和《CNN》均形容美国总统此行为“历史性”访问[52][53][54][55][56]。《时代杂志》强调,尽管特勤局警告拜登不要访问乌克兰,但拜登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是“对乌克兰民主、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动摇和不变承诺的确认[29]。”

俄罗斯军事记者和专家批评俄罗斯领导层对拜登访问乌克兰“沉默寡言”的反应[57]顿巴斯亲俄武装领导人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表示,拜登竟可以在乌克兰东部前线安然无恙,并称拜登的访问是“向克里姆林宫吐口水”。他指出,在军事冲突升级之初,所有大使馆都从基辅撤离,但一年后又折返,就连美国总统也不惧怕来到这座城市[58]。俄罗斯记者谢尔盖·马尔丹(Сергей Мардан)称拜登的访问是“对俄罗斯的公开羞辱”[59]

图集

另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