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4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64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64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64xx。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在1964年,有52个热带低气压形成,其中39个成为了热带风暴。26个成为了台风。7个更成为了超级台风。
PAGASA:Asiang
PAGASA:Konsing
一个被名为维奥娜的热带风暴在5月25日晚上被发现在香港以南约700公里形成,它初时向东北偏北移动,并在翌日日间转向西北偏北移动,横过南中国海,天文台亦因此在5月26日早上7时悬挂一号风球,此时维奥娜集结在香港东南偏南约620公里。随着,维奥娜进入香港附近400公里及进一步增强,因此天文台在5月27日早上2时30分悬挂三号风球,而5月27日早上较后时间,维奥娜更进一步增强为台风,趋向珠江口以西的广东中部海岸,由于预料维奥娜的路径将会对香港带来烈风,因此天文台在维奥娜移至香港以南310公里时悬挂七号风球,随着本地风向转为东南,天文台在维奥娜移至西南偏南约150公里时改挂八号风球,最终维奥娜在5月28日早上9时最接近香港,以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的方式在香港西南偏西80公里掠过,与此同时,维奥娜亦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在风暴吹袭期间,天文台持续3小时录得烈风程度的风力,天文台并于早上7时录得最低每小时平均气压为993.0hpa,最低瞬时气压则为991.9hpa,受维奥娜影响香港共有5艘船受其影响而搁浅,幸亏的是没人因而死亡,而天文台最终则在5月28日下午3时05分改挂三号风球,并在翌日早上7时除下所有风球。
PAGASA:Dading
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关岛西南偏西约910公里形成,它初时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在6月27日早上转向西方向移动,并同时增强为热带风暴,被命名为芸妮,它其后更在6月28日增强为台风,于6月29日下午至翌日早上正面吹袭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该地造成广泛破坏后,转向西北偏西移动,进入南中国海,芸妮其后在7月1日于香港以南480公里掠过,并为香港带来强风及约50毫米的雨量,受芸妮影响,天文台最高曾悬挂三号风球 。
PAGASA:Edeng
PAGASA:Huaning
PAGASA:Isang
PAGASA:Lusing
PAGASA:Seniang
一个热带低气压在雅蒲岛以东约1060公里形成,它其后在当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艾黛,它其后采取西北偏西途径移动,在8月4日增强为台风,并在8月6日增强为超级台风,其超级台风的强度维持了一天后,因在菲律宾登陆而降回台风,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在8月7日进入南中国海,受艾黛影响天文台在8月7日录得1964年全年最高气温33.9度,最终艾黛在8月8日晚上最接近香港,天文台亦因此悬挂九号风球,但由于东南风并没有增强至飓风程度,因此天文台并没有悬挂十号风球,艾黛其后深入内陆,在翌日下午于广东内陆消散虽然受艾黛影响,香港天文台只吹了两小时的烈风,但随后所带来的持续大雨却令20000个山坡山体滑坡,及造成约五个人死亡,虽然1964年的8月下半月有更多的雨水,令更多地方山体滑坡,但这些的降雨却令香港摆脱了前一年起的制水日子。
PAGASA:Toyang
PAGASA:Welpring
PAGASA:Undang
PAGASA:Yoning
1964年9月1日,热带风暴露比于巴士海峡以东约1110公里外之太平洋形成,之后向西南移动。9月3日抵达吕宋以北,并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之后由于缺少观测之船只,风暴之路径一度不明。
PAGASA:Aring
一个热带低气压在9月3日早上于关岛东南偏东约1660公里形成,它初时向偏西方向移动,并在当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莎莉,莎莉其后在9月4日增强为台风,并在9月6日清早增强为强烈台风(三级台风),到了9月6日下午,莎莉更进一步增强为四级台风,莎莉的强度在9月7日下午达至巅峰,一分钟中心平均风力达115节(215km/h),中心气压更低至900HPA,莎莉其后开始缓慢减弱,在9月9日晚上减弱为强烈台风,总计莎莉保持了3日半超级台风的强度,与此同时,莎莉亦在9月9日横过巴林坦海峡,于下午进入南中国海,因此天文台在9月9日,早上11时悬挂一号风球,随着莎莉在9月10日进入香港附近400公里,天文台9月10日早上2时悬挂三号风球,莎莉进一步抵达香港附近300公里时,天文台在9月10日早上10时30分悬挂七号风球,(根据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资料,莎莉进入南海后,中心气压回升至970HPA左右,中心风速约85节),到了中午时份,莎莉已进入香港附近200公里,随着风向渐由东北转为西北,天文台在下午4时40分改挂五号风球,受地形阻挡影响,天文台在此时只吹和缓程度的西北偏北风,到了晚上9时,莎莉已移至香港天文台东北偏东约70公里,随着风向转为偏西,地形阻碍顿时消失,天文台在2小时内由清劲程度增至烈风程度,烈风只持续约40分钟,风力便开始减弱,在午夜前约下午11时,莎莉最接近香港,约在香港东北约60公里掠过,天文台的风力已再次减弱至清劲程度,随着风向转为西南,天文台在下午11时30分改挂六号风球,由于莎莉在清晨移至香港160公里外,本地烈风又已经减退,因此天文台在9月11日早上3时20分改挂三号风球,而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更在早上5时10分除下,莎莉虽然比数日前袭港的露比更强(生成位置比露比更东而且进入南海时没有登陆吕宋),但因在南海采取较西北路径而在香港东面登陆,令香港处于热带气旋的可航半圆内,香港只受烈风影响,沙莉对香港的破坏主要是登陆后引进的西南气流而产生的暴雨,一个大石在筲箕湾附近滚下山,摧毁了两间屋,共造成7死,2伤的惨剧。
PAGASA:Basiang
PAGASA:Kayang
PAGASA:Dorang
PAGASA:Enang
1964年10月6日,一个低气压在雅浦岛东南处约140公里形成,以时速35公里向西北移动。10月7日,黛蒂增强至热带风暴程度,并在10月9日早上增强至台风程度。当日,黛蒂更改移动途径,以时速14公里吹袭吕宋岛北部。其后,黛蒂在香港东南偏南约430公里几乎停留不动。
PAGASA:Grasing
PAGASA:Hobing
PAGASA:Ining
PAGASA:Liling
PAGASA:Moning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