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战间期国际外交关系影响了这个时代的世界历史进程,具体影响如下所述。
1920年代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仅有几场小规模战争,但也都一般在1922年之前结束,而小规模战争也没有进一步升级威胁。虽说如此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1917年到1922年的俄国内战、1919年到1921年的波苏战争、1919年到1922年的希土战争,以及一些内战,如爱尔兰内战。20世纪20年代的人们普遍向往和平,而非战争。
旨在实现和平与稳定并解决争端的主要国际机构是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1]由于美国、德国和苏联以及日本的不参与或逐一退出,使得国际联盟之力量事实上被削弱了;正因如此,国联无法处理主要国家—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的战争行为,以及拒绝接受不利的决定。[2]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国联在处理重大争端中是无效的。[3]
一系列的重大国际危机使国际联盟接近崩溃,最早的一次是日本入侵满洲。[4]随后不久,1934到1936年间发生了阿比西尼亚危机,当时,意大利入侵了当时非洲两个独立的非洲国家之一的阿比西尼亚;尽管其受到国联之谴责;而意大利的回应是其退出了国际联盟。国联试图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但无济于事。这一事件凸显了法国和英国外交上的弱点,其例证是他们不愿意疏远意大利,使其失去作为对抗希特勒德国的平衡力量。西方大国对其行动的不作为最终将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推向了与希特勒德国的联盟。[5]阿比西尼亚战争向世界展示了联盟在解决争端方面的低效性。它在处理西班牙内战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除此之外,联盟也无法解决涉及欧洲主要国家的其他较小的冲突,如西班牙和摩洛哥分离主义分子之间的里夫战争。[6]
华盛顿会议,又称华盛顿军备会议或华盛顿裁军会议,是由美国总统沃伦·盖玛利尔·哈定召集的一次军事会议,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举行,由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担任主席。会议在国际联盟的主持下进行,有九个国家参加:美国、日本、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葡萄牙,苏联没有被邀请。会议的重点是解决有关太平洋和东亚利益的误解或冲突。主要成就是所有与会者同意的一系列海军裁军协议,这些协议持续了十年。会议的结果为各国签署了三个主要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华盛顿海军条约》)、《九国公约》。[7][8]
英国在其后的限制军备之中起了带头作用。1930年成功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延续了1922年首次规定的大国之间的军舰限制。1922-30年间的条约维护了20世纪20年代的和平,但由于世界局势从1931年开始愈来愈动荡,其诸如此类的裁军协定也没有继续签署下去。[9][10]
1925年欧洲几个主要大国(不包括苏联)在洛迦诺谈判中达成的七项国际条约大大加强了德国魏玛政府的合法性,为其在1926年恢复大国角色以及加入国际联盟铺平道路,而魏玛德国也得以在国际联盟理事会中获得了一个永久席位。
《洛迦诺条约》标志着1924年-1930年西欧外交政治气候的巨大变革。这些谈判与条约促进了对追求持续和平的期望,其通常被称为“洛迦诺精神”。当德国在1926年加入国联,以及占领德国莱茵兰地区的协约国军队撤离时,“洛迦诺精神”也就在此时得到具体的体现。
而这种“和平精神”对后来的纳粹德国却全无用处。1936年3月7日,纳粹德国派军队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并彻底否定了洛迦诺之精神。[11]
1928年所签署的《凯洛格—白里安公约》源于美国和法国起草的一项提案,该提案与条约提出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最后,大多数国家欣然签署,并利用这一机会促进和平外交政策的目标。唯一的问题是,“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之战争定义为何?双方存在分歧;法国希望“战争”之定义仅限于侵略战争,而美国则坚持认为它应包括所有类型的战争。历史学家哈罗德·约瑟夫森指出,《公约》因其道德主义和条文主义以及对外交政策缺乏影响而受到嘲笑。他认为,它反而导致了美国采用更激进的外交政策。而它的核心条款主要集中于放弃使用战争,促进和平解决争端和集体安全以防止侵略;后来,这些条款被纳入了《联合国宪章》和其他条约。尽管如今,如叙利亚等国内战仍在继续,但自1945年以来,除了中东地区的少数例外,已建立的国家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很少。[12]
毒气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全世界讨伐的焦点。使用毒气并不会因此赢得战斗,将军们也讨厌他。士兵们对毒气的憎恨远比子弹与爆炸性炮弹大得多。1918年时,化学炮弹占法国弹药供应的35%,占英国的25%,占美国库存的20%。
1925年,《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简称《日内瓦议定书》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与生产。[13][14]
一战后,英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巨人,其外受挫并逐渐走向衰弱。20世纪20年代,它在外交上的主导地位大不如前,它经常不得不让位于美国,后者经常行使其财政优势获得外交优势。英国的外交政策主题便是在1919巴黎和会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上努力缓和法国要求对德国复仇之要求;[15]他最终取得了部分成功,但英国在德国问题上必须反复约束法国。[16]同时,英国也是新成立的国际联盟的积极会员国之一,但是其却不停的在外交事务上受挫。[17][18]
美国于战间期前后对拉丁美洲实行“睦邻政策”,也就是以经济与外交手段施压令其接受美国的霸权。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便一直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美国从海地撤军时,当美国与古巴与巴拿马的条约结束了两国为美国保护国的地位后;1933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公约之中美国放弃了对拉丁美洲国家事务进行单方面干预的权利。其后,美国进一步的废除了普拉特修正案,使古巴免受美国的干预,并取消其在巴拿马宪法之中的地位。[19]大萧条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因为大萧条导致国际市场对原材料需求骤降,其对拉丁美洲各国的出口打击极大。智利、秘鲁与玻利维亚受打击最大。[20][21]大萧条后,拉丁美洲各国调换经济政策,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而他们目标则为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最终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业以及庞大的中产阶级,并能免受全球大萧条波及;而这又会影响美国之利益,当罗斯福政府明白,美国不能反对拉丁美洲各国的经济转向—出口型经济转向进口替代时,因此,当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将墨西哥的美国石油公司国有化之时,罗斯福政府实施睦邻政策,没有武装介入,墨西哥国有化后,其在前者的基础上创立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22][23]
巴西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1930年的巴西爆发的自由主义革命推翻了长期以来借咖啡生产商之经济与政治影响力行寡头统治的第一共和国,城市中产阶级得以进入统治决策圈,最终促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并积极促进新工业的发展,使经济得以在1933年扭转下滑的局面。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由于巴西邻国阿根廷的外交政策试图将说葡萄牙语的巴西孤立于周围说西班牙语的邻国之中,从而促进阿根廷在拉丁美洲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的扩张。虽说如此,但巴西人们最担心的是,阿根廷借其强大军队之优势乘机袭击巴西;而巴西为了防御阿根廷之威胁,因而其选择与美国修好关系,以应对其威胁。然而,与此同时,阿根廷却与巴西相背而行,与轴心国交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西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与支持者,并成立巴西远征军而向欧洲派遣远征军队。相对的,美国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的租借赠款,以换取用于将美国士兵和物资运过大西洋的空军基地的租金,以及用于反潜行动的海军基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根廷始终几乎在二战中保持中立,甚至有时其立场还倾向德国。[24]
在二十世纪初的拉丁美洲,小规模的边界冲突很常见;[24]但只有一次边境冲突失控,并最终演变成了战争,即1932年-1935年期间爆发的查科战争。两个拉美小国,玻利维亚(拥有220万人口)和巴拉圭(只有90万人口)为争夺大查科地区的控制权进行了艰苦而残酷的战争;大查科地区是一个庞大但长期被忽视的边境地区,而其又在战争爆发前发现了石油,玻利维亚虽拥有重油,但需要巴拉圭控制的河流上的港口来出口石油。玻利维亚用专制的方法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军队。然而,它的士兵习惯于高海拔地区,在地势低洼、疾病丛生的查科丛林中变得病怏怏的。而[25]巴拉圭雇佣了许多移民俄罗斯的军官,有更好的计划和后勤保障,在军事上一般来说更成功。在阿根廷和其他四个南美国家调解后促成的和平条约中,巴拉圭获得了约四分之三的争议领土。沮丧的玻利维亚的退伍军人组成了一个政党,并发动了一场政变,其后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了三年,直到他们反过来又被下一场政变所推翻。[26]
1921年12月,面对埃及民族运动的与暴力活动的开始,在埃及总督艾伦比爵士的建议下,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然而,英国继续或多或少的保留对新生的埃及王国部分事务的控制权。埃及国王被迫接受来自英国的“指导”,而英国也保留了对苏伊士运河区的控制,以及苏丹和埃及外交与国防事务的控制权。1936年去世,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去世,16岁的埃及王储法鲁克国王任新国王。当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他对第二次意大利-阿比西尼亚战争感到震惊,并在其后签署了《英埃条约》,要求英国在1949年前从埃及撤出所有军队—苏伊士运河区军事基地里的英国军队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军队将埃及作为其在整个地区所有盟军行动的主要基地。1947年,驻军埃及的英军被迫撤到苏伊士运河军事基地;但战后的埃及,其民族主义、反英情绪继续增长。[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