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字恒元百济将领,投靠中国唐朝后成为唐朝大将。

Quick Facts 燕国公 黑齿常之, 大周 左武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上柱国 赠左玉钤卫大将军 ...
燕国公 黑齿常之
大周燕国公,食邑三千户
大周 左武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上柱国
左玉钤卫大将军
国家唐朝武周
时代唐周之际
主君唐高宗唐中宗
黑齿
常之
恒元
封爵浮阳郡开国公(672年,二千户)
燕国公(686年,三千户)
族裔百济扶余人
出生大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
逝世大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11月26日)
63岁
Close
Quick Facts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黑齿常之
汉语名称
繁体字 黑齒常之
简化字 黑齿常之
朝鲜语名称
谚文흑치상지
汉字黑齒常之
Close

唐朝名将

其先出自扶余氏,封于黑齿,子孙因以为氏。世代担任百济达率(相当于兵部尚书,为二品官),为百济西部人。曾祖父黑齿文,祖父黑齿德,父亲黑齿沙次,并官至达率。黑齿常之自幼便习读春秋左氏传司马迁班固的《史记》和《汉书》。年未弱冠,以地籍授达率兼郡将(相当于中国之刺史),在国内以骁勇有谋略著称。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唐朝将领苏定方受命率军13万灭百济,此后唐朝在百济设立五都督府。黑齿常之率领部下跟着众人投降唐朝。苏定方统率的唐罗联军中有五万新罗兵,而新罗和百济又有世仇,有可能在破城后趁机对百济进行报复劫掠子,百济人的成年人很多被杀死。黑齿常之害怕,与手下十多人逃归本部,收集逃亡失散的士卒,保守任存山,结起栅栏以加强防守,一月之间归附的有三万多人,“八月二十六日他以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兵多地崄的地形为根据地,抵档住苏定方派遣出去的军队,征讨军虽没攻克任存山大栅但攻破小栅,苏定方因为十二月十六日唐高宗李治授命的攻高句丽战事即将开始,以及粮草供应紧张,唐朝任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率所部赶往百济,因此苏定方认为,刘仁愿的1万唐军,加上王文度的军队,应该可以控制百济局势,并于九月三日率唐军主力回国了。偏偏事不凑巧,王文度9月28日猝死了,所部未能前往百济 只留下刘仁愿的一万人少量兵力留镇百济本土,但没想到唐朝主力大军一回国,百济余党见刘仁愿镇守兵力太少又再次反叛。这其中也包括黑齿常之。“百济首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自苏定方军回后,鸠集亡散,各据险以应福信”。九月二十三日,百济叛乱蔓延全国,“百济人叛而应者二十余城”,黑齿常之9月23日发动进攻后,首先攻破了泗沘的外围城防,抢夺军械物资,然后继续进攻,以期夺取泗沘,攻势较为猛烈,险些将泗沘攻破。但刘仁愿依靠留守的1.7万唐罗联军,经过艰苦作战,击退了黑齿常之的进攻。黑齿常之退下来之后,就在泗沘南岭筑起四五个军栅,继续包围泗沘,并伺机抄掠城邑,10月9日,新罗王春秋率领太子法敏及新罗诸军赶来解泗沘之围,首先进攻尔礼城,这个尔礼城应该是反叛的百济20余城之一,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一个。10月18日,新罗军攻破尔礼城,并派人管理守卫,百济20余城又纷纷向新罗投降。至此,由黑齿常之进攻造成的百济危险局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10月30日,新罗军又进攻泗沘南岭军栅,斩首1500余,泗沘之围初步得解,留守唐军得到了所需军粮。 第一次泗沘之战后,直到公元663年白江之役,黑齿常之一直没有什么重大行动,龙朔三年(663年),唐军彻底平定百济复国活动,唐高宗李治派遣使者招降黑齿常之,黑齿常之于是率领部众到刘仁轨处投降。刘仁轨派黑齿常之、沙吒相如率领他们的部众前往攻取任存城,还支援他们粮食和武器。孙仁师说:“这类人人面兽心,怎么可以相信!”刘仁轨说:“我看这两人都忠勇有谋略,注重信义;只是前次投奔错人,现在正是他们感激立功的时候,不必怀疑。”于是发给粮食和武器,分兵跟随他们,最终攻下任存城,任存城守将迟受信抛弃妻子儿女,投奔高句丽。后来,黑齿常之多次升迁至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刺史。

麟德元年(664年),授折冲都尉,镇守熊津城,深受士众欢迎。咸亨三年(672年),以功加忠武将军,行带方州长史,不久迁任使持节沙泮州诸军事,沙泮州刺史,授上柱国。任内受到皇帝嘉奖,转为左领军员外将军,兼熊津都督府司马,加封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纵横青藏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吐蕃内乱,唐朝政府认为有机可乘,令刘仁轨出镇洮河,相机进攻吐蕃,黑齿常之作为刘仁轨的部将,出任洮河道经略副使,也被调往吐蕃前线。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任命中书令李敬玄为河源道经略大使、诸军大总管,与吐蕃名将论钦陵对峙于青海湖一带。七月,双方发生青海之战,唐将赤水军大使刘审礼中吐蕃诱敌之计孤军深入,于九月全军覆没。李敬玄遂立即率军撤退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附近),被吐蕃追兵包围,幸得黑齿常之冒死率500人夜袭吐蕃军,吐蕃首领跋地设弃军逃走,李敬玄方得解围。战后,黑齿常之以军功被擢升为左武卫将军,升为河源军副使,进入唐朝军队高层。

调露二年(680年)七月,黑齿常之率军三千袭吐蕃军,在良非川击败噶尔·赞婆,获羊马数万,代替李敬玄升任河源军经略大使,负责河源地区的防御。黑齿常之上任后在当地展开屯田,开营田五千余顷,岁收百余万石,使得驻军粮食得以自给,并设置烽戍七十余所,稳定了河源战线,加强西部边防。开耀元年(681年)五月廿一,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骑击败同样企图在青海屯田的噶尔·赞婆,斩首2000级,烧毁吐蕃的储存粮食。黑齿常之在青海七年,吐蕃对其深畏惮之,不敢擅开边隙。

嗣圣元年(684年),黑齿常之升任左武卫大将军,仍然检校左羽林军。

唐朝干城

武则天掌权后,为巩固自身统治,大力任用黑齿常之等边将。684年,徐敬业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十一月初四,武则天令黑齿常之率军进讨,十一月十八,平定徐敬业起义。武后垂拱元年(685年),黑齿常之开始主管全国边务。

垂拱二年(686年),后突厥汗国可汗骨咄禄入侵河东道,黑齿常之迁任左鹰扬卫大将军、燕然道副大总管,率军抵抗,在两井之战中取得大胜,进爵燕国公,食邑三千户。

垂拱三年(687年),突厥再次入侵朔州,黑齿常之改右武威卫大将军,充任神武道经略大使,以李多祚、王九言为副手。追蹑突厥军至黄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余里,突厥军散走碛北。当时有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上表请求穷追突厥余寇,武则天令黑齿常之改任怀远军经略大使,与爨宝璧两军联合,一起追击。但爨宝璧贪功冒进,撇开黑齿常之先行进军,全军一万三千人尽数战死。

受诬而死

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陷黑齿常之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谋反。武则天因此将黑齿常之下狱,十月初九(11月26日),黑齿常之在狱中自缢而死,享年六十。黑齿常之爱惜士兵,将前后所得赏赐的金帛,都分给手下将士;被诬陷自杀后,当时人们都为他而叹惜。圣历元年(698年),黑齿常之沉冤得雪,被追赠为左玉钤卫大将军,勋封如故。

黑齿常之有一子黑齿俊,后任右豹韬卫翊府左郎将。一女嫁给同族的天兵中军副使、右金吾卫将军、遵化郡开国公勿部珣(景龙元年(707年)有造像记)。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黑齿常之
  • 三国史记明确交待任存山之战过程,不存在所谓的《资治通鉴》卷201:定方遣兵攻之,常之拒战,唐兵不利;常之复取二百馀城,定方不能克而还, 定方絷其王及太子,纵兵劫掠,壮者多死。常之惧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