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塍鹬(学名:Limosa limosa)又名黑尾鹬,为鹬科塍鹬属的鸟类。[2]是一种大型、长腿、长喙的涉禽,最早由卡尔·林奈于1758年描述。共有四个亚种,所有亚种在繁殖期拥有橙色的头部、颈部和胸部羽毛,冬季则呈现暗灰棕色,并在任何时候都显示出独特的黑白翼斑。
其繁殖范围从冰岛延伸到欧洲及中亚地区。黑尾塍鹬在(北半球)冬季迁徙至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新西兰、西欧和西非等多样化地区。该物种在沼泽、湖边、潮湿草地、荒原和泥炭地繁殖,而在(北半球)冬季则使用河口、沼泽和洪水区;相比类似的斑尾鹬,它更可能出现在内陆和淡水区域。全球黑尾塍鹬的估计数量为634,000至805,000只,并被列为近危物种。黑尾塍鹬是荷兰的国鸟。
分类学
黑尾塍鹬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第十版》中物种描述,命名为Scolopax limosa.[3] 现在它与其他三种鹬被归入由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创立的塍鹬属(Limosa).[4][5] 名称Limosa来自拉丁语,意思是“泥泞的”,来自limus,即“泥”。[6] 英文名称“godwit”首次记录于大约1416-17年间,据信模仿了该鸟的叫声。[7]
- L. l. islandica – Brehm, 1831:冰岛黑尾塍鹬,主要在冰岛繁殖,但也在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和罗弗敦群岛繁殖。其喙较短,腿较短,并且相比于limosa,其红褐色更扩展至腹部。[8]
- L. l. limosa – (Linnaeus, 1758):欧洲黑尾塍鹬,繁殖范围从西欧和中欧到中亚及亚洲俄罗斯,远至叶尼塞河。[9] 其头部、颈部和胸部呈淡橙色。[8]
- L. l. melanuroides – Gould, 1846:亚洲黑尾塍鹬,繁殖于蒙古、北中国、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9] 其羽毛类似于islandica,但明显较小。[8]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北和华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澳大利亚。[10]
- L. l. bohaii – Zhu, Piersma, Verkuil & Conklin, 2020:[11] 推测在俄罗斯远东繁殖;不繁殖期则出现在中国东北、香港、越南、马来西亚半岛。
描述
黑尾塍鹬是一种大型涉禽,拥有长喙(长达7.5至12 cm(3.0至4.7英寸))、长颈和长腿。繁殖季节时,其喙基部呈黄橙色或橙粉色,尖端为黑色;冬季基部呈粉红色。其腿为深灰色、棕色或黑色。雌雄相似,[8]但在繁殖羽上,雄鸟的橙色胸部、颈部和头部更为鲜艳且范围更大。冬季,成年黑尾塍鹬的胸部和上部羽毛呈统一的棕灰色(与斑尾鹬的条纹背部形成对比)。幼鸟的颈部和胸部呈现淡橙色。[12]
飞行中,其鲜明的黑白翼斑和白色臀部易于辨认。当在地面上时,虽然很难与类似的斑尾鹬区分开来,但黑尾塍鹬较长且较直的喙和较长的腿是其明显特征。[12][9] 黑尾塍鹬的体型和形状类似于斑尾鹬,但站立时显得更高。[8]
它从喙到尾的总长度为42 cm(17英寸),翼展为70—82 cm(28—32英寸)。[8] 雄鸟重量约为280 g(9.9 oz),雌鸟则为340 g(12 oz)。[13] 雌鸟比雄鸟大约5%,[8]喙比雄鸟长12-15%。[14]
最常见的叫声是一种刺耳的weeka weeka weeka。
荷兰的一项黑尾塍鹬研究发现,第一年死亡率为37.6%,第二年为32%,之后为36.9%。[8]
分布与栖地
黑尾塍鹬的繁殖范围不连续,从冰岛延伸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9] 其繁殖栖地包括河谷的沼泽地、大型湖泊边缘的洪水区、潮湿的草原、泥炭沼泽和荒原。欧洲的黑尾塍鹬现在在次要栖地繁殖,例如低地湿草地、沿海放牧沼泽、牧场、鱼塘或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湿地,以及盐碱潟湖。在荷兰和德国,繁殖也可以在甜菜、马铃薯和黑麦田中进行。[15]
春季,黑尾塍鹬主要在草地上觅食,繁殖后和冬季则转移到泥泞的河口。[15] 在非洲的冬季栖地,沼泽、洪水区和灌溉的稻田可以吸引大量的鸟群。在印度,内陆的水池、湖泊和沼泽是它们的主要栖地,偶尔也会出现在咸水湖、潮汐小溪和河口。[8]
来自冰岛种群的黑尾塍鹬主要在英国、爱尔兰、法国和荷兰过冬,但有些会飞往西班牙、葡萄牙,甚至可能到摩洛哥。[16] 来自西欧亚种的鸟飞往摩洛哥,然后再飞往塞内加尔和几内亚比绍。来自东欧种群的鸟迁徙到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然后再飞往马利或查德。[17] 欧洲种群中的幼鸟在第一次过冬后会留在非洲,直到两岁时才返回欧洲。[15] 亚洲的黑尾塍鹬在澳大利亚、台湾、菲律宾、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过冬。
黑尾塍鹬比更偏海岸的斑尾鹬更有可能出现在内陆湿地。它们成群迁徙到西欧、非洲、南亚和澳大利亚。虽然这种鸟类全年都出现在爱尔兰和英国,但并非同一批鸟。繁殖鸟在秋季离开,但冬季由较大的冰岛种群取代。这些鸟有时会出现在阿留申群岛,偶尔也会出现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
行为
黑尾塍鹬大多是单配偶制;虽然在一项四年的研究中,对50-60对的观察中未记录到重婚情况,但认为“重婚可能很常见”。[8] 一项对冰岛种群的研究显示,尽管冬季分开生活,繁殖期的配对在繁殖地相聚的平均时间相差不过三天。如果其中一方未能准时到达,则会发生“离婚”。[18] 它们以松散的群落形式筑巢。未配对的雄鸟会捍卫一个临时领地,并进行展示飞行以吸引配偶。在求偶领地之外会挖掘多个浅窝,并防止其他黑尾塍鹬接近。一旦产卵,会捍卫窝巢周围约30—50米(98—164英尺)的区域。[8] 窝巢是一个地面上的浅窝,通常位于短草植被中。[19] 覆巢的亲鸟可能会用植被隐藏卵。[8]
每窝产三至六颗蛋,颜色从橄榄绿到深棕色不等,[8]每颗蛋的大小为55 mm × 37 mm(2.2英寸 × 1.5英寸),重39 g(1.4 oz)(其中6%是蛋壳)。[13] 孵化期为22至24天,由双亲共同完成。雏鸟有绒毛,且为早熟性,在雏鸟还小及夜间天气较冷时会受到亲鸟保护。孵化后,它们会被带离窝巢,并可能移动到污水处理厂、湖边、沼泽和泥滩等栖地。[8] 雏鸟在25至30天后长出飞羽。[13]
黑尾塍鹬的繁殖成功率与春季气温呈正相关。然而,在极端事件(如火山喷发)期间,可能会发生完全的繁殖失败。[20]
它们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但在冬季和迁徙过程中也会食用水生植物。在繁殖季节,猎物包括甲虫、苍蝇、蝗虫、蜻蜓、蜉蝣、毛毛虫、环节动物的蠕虫以及软体动物。偶尔也会食用鱼卵、蛙卵和蝌蚪。在水中,最常见的觅食方式是积极探测,一分钟内可探测多达36次,且常常会把头完全浸入水中。在陆地上,黑尾塍鹬会深入软地探测,也会从地表挑选猎物。[8]
与人类的关系
在欧洲,黑尾塍鹬只在法国被猎杀,每年被杀死的数量估计在6,000到8,000只之间。这给西欧的种群增加了额外的压力,欧洲委员会已经在其成员国中为这个物种制定了管理计划。[21] 在英格兰,黑尾塍鹬以前被视为珍贵的美食。[22] 托马斯·布朗爵士(1605–1682)曾说:"黑尾塍鹬被认为是英格兰最美味的菜肴,而且我认为,就其分量而言,价格也是最高的。" 以前的名称包括Blackwit,[22] Whelp, Yarwhelp, Shrieker, Barker 和Jadreka Snipe。[23] 在冰岛语中,这种鸟的名称是Jaðrakan。[13]
状态
全球估计有63.4万到80.5万只黑尾塍鹬,估计分布范围为7,180,000平方千米(2,770,000平方英里)。[9] 2006年,国际鸟盟将这个物种列为近危,因为在过去15年中,其数量下降了约25%。[1] 这也是非欧亚迁移性水鸟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24] 在2024年,L. limosa被列为澳大利亚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1999下的濒危物种。[25]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