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腿渔鸮(学名:Ketupa flavipes,台湾作黄鱼鸮),又名黄渔鸮,为鸱鸮科鱼鸮属的一种鸟类。[3]该物种分布于从尼泊尔南部到孟加拉国、越南和中国的地区。由于其广泛的地理分布范围,黄腿渔鸮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物种。[1]
分类学
Cultrunguis flavipes 是布赖恩·霍顿·霍奇森于1836年提出的学名,他描述了一种来自尼泊尔的黄脚渔鸮。[2] 鱼鸮属(Ketupa) 是勒内-普里梅韦勒·莱松于1831年为来自爪哇和印度的渔鸮物种提出的属名。[4] 九种雕鸮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鱼鸮属(Ketupa) 物种形成了一个单系群。[5]
描述
像其他渔鸮一样,黄腿渔鸮拥有大型耳簇,但它们通常垂挂在头部两侧,显得非常凌乱不堪。它们的眼睛是黄色的。黄腿渔鸮被描述为最“吸引人”的渔鸮之一。[6] 它们的头顶和上部通常是橙红色,羽毛中央部分覆盖着宽阔的黑色标记,羽毛边缘则有与红棕色相同颜色的斑点。肩羽呈现出暗淡的黄色,形成一道明显的带状,横跨鸮的肩部。飞羽和尾羽上有明显的深棕色和淡褐色条纹。脸盘不明显,但眉毛和前额有一大片明显的灰白色区域。虽然马来渔鸮和褐鱼鸮的腿部无羽毛覆盖,而毛腿雕鸮 (Ketupa blakistoni) 的腿部完全被羽毛覆盖(后者更像大部分的雕鸮),但黄腿渔鸮的腿部约有三分之二被羽毛覆盖。羽毛覆盖下的腿部为黄绿色,爪子呈灰角色。除了腿部羽毛的变异性外,淡褐色渔鸮的羽毛颜色与黄腿渔鸮最为相似,但体型较小,且颜色偏淡褐色,而非橙红色。褐鱼鸮则颜色较为单调的棕色,下部有明显的波纹,且背部没有黄色的带状。[7]
相比于类似长度的雕鸮,渔鸮的尾巴通常更短,体型更重,翼展更大(尤其是黄腿渔鸮和毛腿雕鸮的形状特别厚重),腿部更长,脚趾底部有粗糙的质地。至少后两个特征显然是为了帮助这些鸮类捕捉鱼类所做的适应性变化。主要以鱼类为食的日行性猛禽也有类似的粗糙脚趾质地,这帮助它们抓住滑溜的鱼类。与主要捕捉鱼类的日行性猛禽(如鹗 (Pandion haliaetus))相比,渔鸮拥有大且有力的弯曲爪子,以及位于中爪下方的纵向锐脊,所有爪子都有锋利的切割边缘,与雕鸮的爪子非常相似。此外,与许多以鱼类为食的日行性猛禽不同,渔鸮在狩猎时不会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浸入水中,只会将脚伸入水中,但渔鸮会在岸边行走,涉水捕鱼。与大多数鸮类不同,渔鸮的羽毛不柔软[8],且缺少使其他鸮类能够无声飞行以伏击猎物的梳状和毛状羽缘。由于缺乏这些羽毛特化,渔鸮的翅膀拍动时会发出声音。渔鸮缺乏深邃的脸盘也表明,声音对这些鸮类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脸盘的深度(以及内耳的大小)与声音对鸮类狩猎行为的重要性直接相关。类似的适应性变化,如不愿将身体浸入水中和缺乏消音羽毛,也出现在非直接相关的非洲渔鸮中。[8] 黄腿渔鸮在线性尺寸上与褐鱼鸮大小相仿。黄腿渔鸮从喙到尾长约48至61 cm(19至24英寸)。然而,研究显示黄腿渔鸮的平均体重比褐鱼鸮更重,且毫不意外地比同样长度的雕鸮重得多。六只成年黄腿渔鸮的平均体重为2,415 g(5.324磅),报告范围为2,050至2,650 g(4.52至5.84磅),因此它们是现存最重的鸮类之一。只有毛腿雕鸮和大多数雕鸮 (B. bubo) 的品种平均体重更重。白面雕鸮 (Ketupa lactea) 和雪鸮 (B. scandiacus) 的最大(非平均)体重也更高,但这些物种的体重样本数量要大得多。[9][10] 在标准测量中,翼弦长为410至477 mm(16.1至18.8英寸),尾长为215至227 mm(8.5至8.9英寸),跗跖长为60至67 mm(2.4至2.6英寸),喙长为48至52 mm(1.9至2.0英寸)。与褐鱼鸮相比,黄腿渔鸮的尾长相似,平均翼长和喙长较大,跗跖长略短。[7][11][12]
分布与栖地
黄腿渔鸮栖息在南部尼泊尔、印度北部、孟加拉国、不丹、中国、老挝、缅甸、台湾和越南的亚热带至温带森林中。它栖息于从喀什米尔和加瓦尔东至老挝、越南和中国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直至浙江和安徽的山区。它需要有山间溪流的森林地区。在大吉岭和尼泊尔等地区,它们生活在海拔1,500至2,450米(4,920至8,040英尺)的高度。它的分布范围部分与褐鱼鸮 (K. zeylonensis) 在老挝和越南的范围重叠,在那里黄腿渔鸮偏好人迹罕至的荒野中的快速流动水域。[1]
行为与生态
黄腿渔鸮的领地叫声是一种深沉的whoo-hoo声音。它们也会发出类似猫叫的meow声。[13]
四只黄腿渔鸮在台湾被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并在1994年10月至1996年7月期间进行了监测。它们主要是夜行性动物,于日落时分离开白天的栖地,并在日出前返回。它们在黄昏时段最为活跃,移动和觅食,并在一小时内移动了最多1,800米(5,900英尺)。在寒冷的季节,它们的活动更为频繁。在夏季,繁殖中的鸮会有一些白天活动,主要是梳理羽毛。它们也会在白天进行狩猎,以喂养它们的雏鸟。[14] 每只鸮使用多达17个不同的栖息地点,这些地点都位于距离溪流20至550米(66至1,804英尺)的原生林中。在寒冷的季节,它们会栖息在靠近溪流的地方,但在较暖的月份里也会搬迁到山坡上的栖地。它们避开受扰动的栖地,如草地、农田和村庄附近。[15]
黄腿渔鸮至少在部分时间内是日行性活动,白天的活动主要发生在下午晚些时候,尤其是在阴天时它们可能会在日落前积极狩猎。然而,在下午之前,它们白天通常显得迟钝。如果受到干扰或威胁,这些鸮类通常会静坐不动,不会起飞。像大多数鸮类一样,它们通常选择不显眼的栖木以避免在白天被发现。[8] 黄腿渔鸮被描述为三种较小的渔鸮中“最强大和凶猛”的一种。[6] 在台湾,黄腿渔鸮的粪团发现在岩石上、栖木下和白天的栖地,粪团中包含了台湾绒螯蟹 (Eriocheir formosa)、斯文豪氏赤蛙(Odorrana swinhoana)、褐树蛙 (Buergeria robusta)、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ns)、淡水蟹、虾和鱼的残骸。它们比起其他蛙类更常捕食蟾蜍,虽然它们在溪流和湿地中数量较少,但由于体型较大,蟾蜍成为它们的首选猎物。[16]
它们通常通过俯冲至水面来捕捉鱼类,据报导它们的狩猎方式出奇地活跃,与日行性以鱼类为食的猛禽,如渔雕、海雕和鹗的狩猎方式并无太大差异。不过,黄腿渔鸮并不排斥较为陆生的猎物,它们也会捕猎蟾蜍、蜥蜴、蛇以及鼹鼠和尤其是啮齿动物等小型哺乳动物,其中有定期记录到的少数哺乳动物猎物是竹鼠 (Rhizomys)。此外,也曾有报告指出它们的猎物包括一只小型马来豪猪 (Hystrix brachyura)。它们也会捕食鸟类,包括台湾的鸳鸯 (Aix galericulata),并曾超越较大型的地面鸟类如原鸡 (Gallus spp.)、雉鸡和马鸡,后者有时重量超过2千克(4.4磅)。黄腿渔鸮分布稀疏,通常生活在长达5.5—7.7 km(3.4—4.8 mi)的河岸地带。[7]
黄腿渔鸮和大多数鸮类一样,是高度独居和具有领域性的动物。其繁殖季节在印度为11月至2月,在阿萨姆为12月至2月。已知的巢位包括河岸的大洞、悬崖的洞穴和大树的树叉或树杈。与所有鸮类一样,黄腿渔鸮不筑巢,而是将蛋直接产在裸露的地面上。它们也常常在玉带海雕 (Haliaeetus leucoryphus) 废弃的巢中筑巢。通常产两枚蛋,但有时仅产一枚。蛋的大小范围为56至58.8 mm(2.20至2.31英寸) x 45.5至48.3 mm(1.79至1.90英寸),平均为57.1 mm × 46.9 mm(2.25英寸 × 1.85英寸),其大小与褐鱼鸮的蛋相似。关于它们繁殖生物学的更多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但推测基本上与其他渔鸮相似。[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