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威灵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鹿港威靈廟map

24.052777°N 120.432616°E / 24.052777; 120.432616

事实速览 鹿港威灵庙, 基本信息 ...
鹿港威灵庙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彰化县鹿港镇大有里菜园路95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大将爷
例祭农历五月廿七
建立时间 清朝康熙年间创建
地图
Thumb
关闭

鹿港威灵庙,地方称大将爷庙,是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大有里的庙宇,其主祀的大将爷被视为明朝将军刘𬘩

建立

鹿港人一般称鹿港威灵宫为“大将爷庙”[1]。民间认为是乾隆时代所建,而《彰化县志》则纪录此大众庙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所建[2]

《彰化县志》卷五.祀典志: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郑捧日撰写名为“重修鹿港旧圣母庙碑记”的文章中,记载用翻修鹿港天后宫剩余的钱重新翻筑了此庙[2]。1934年,市区改正,鹿港西方土地公庙被拆,神像改祭祀在大将爷庙内[3]。1937年,大将爷庙也因市区改正被拆[2]

重建

1946年1月2日,地方绅商黄秋、丁瑞彬、黄国林、施文坡等人,在黄庆源号聚集,商议重建鹿港大将爷庙,并展开募款[4]。1948年重建[2]。庙名取自“威武震龙江,灵光昭鹿渚”两句诗文首字,而称“威灵庙”[1]。庙址为大有里菜园路95号[5],在农地重划前庙附近为墓场[6]。1954年扩建[2]

庙被列为鹿港八景十二胜的“威灵谒刀”[7]。中殿悬挂着写有“威灵显赫”、“嘉庆乙亥年重修”、“鹿港八郊敬立”的匾额,为后人补悬,而非原物[2]施叔青曾在小说《行过洛津》提过此庙[8]

祭祀

Thumb
鹿港威灵庙西方土地公神像

昔日,地方官会在清明、中元分别主祭称为“祭厉”的祭典,祭典前先到城隍庙禀告城隍爷,厉坛上设城隍神位,下设孤魂神位,以一猪一羊敬奉城隍,以二猪二羊敬奉无主孤魂[9]

此庙大将爷被称为“阁港王爷”[4],“阁港”是指全鹿港人所共祭[10],以农历五月廿七日为诞辰[11][12]。一说此神原是玉面秀士,因战亡而血流满面,脸遂由白转红[13]

庙方管理员黄忠勇说,清朝有人从唐山带来了刘𬘩的分香,当时清军驻驾鹿港后不久,鹿港瘟疫流行,信徒向此大将爷祈求平安,因而建庙[1]。一种解释是相传避免清廷追查是祭拜刘𬘩,暗地将“大将爷”改称闽南音类似的“大众爷”[5]。在台湾民俗中,大众爷是指厉鬼、或阴间的鬼主[9]

除主祀被视为刘𬘩的大将爷外,还陪祀范谢将军牛爷马爷枷爷锁爷[5][13]。庙方还奉祀专门照顾孩童顺利成长的七宫夫人[12]

鹿港农历七月初一,会由鹿港地藏王庙开启鬼门关[5]。至中元普渡当日,鹿港威灵庙会摆出神虎、山神与土地公,以指示鬼魂回去的地方[14]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