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燕属(学名:Pelecanoides)是鹱科下的其中一个属。它们是一种仅分布于南半球的海鸟。[2]其下有四种相当类似的物种,应靠其全身羽毛、栖地、鸟喙形状区分。整个属曾经被独立划分为鹈燕科(Pelecanoididae),但现今归入鹱科下。[3][4][5]
鹈燕是一种形似海雀科物种的鹱形目鸟类,过去曾有研究者猜测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但现今被认为这只是因为同时以潜水觅食而造成的趋同演化。[4][5]在鹱形目下,鹈燕是最适应海洋生活的鸟类,通常其栖地比其他同目鸟类更接近海岸边。[6]
分类学
该属名Pelecanoides是由法国博物学家贝尔纳·热尔曼·德·拉塞佩德于1799年建立,用于原先在鹱属下的鹈燕重新归类。[7][3][8]Pelecanoides是一合成词,由古希腊文pelekan(指“鹈鹕”)及-oidēs(指“类似”)形成。[9]源自该属成员具有一个可容纳食物的喉囊以暂时储存食物,如同鹈鹕一般。[6]
鹈燕在鹱形目下曾属于一个独立科——鹈燕科(Pelecanoididae),但其分类地位后根据基因研究,发现它们实质上与鹱科鸟类亲缘较近而被取消而被合并进鹱科内。[3][4][5]
现有四种被确认的物种:[2]
南乔治亚鹈燕的科德菲什亚种(P. g. whenuahouensis)因其与其他南乔治亚鹈燕的生活习性及栖息地偏好有所差异,在一些分类中会被视作为独立的物种,此亚种于2018年首次发表,并仅在科德菲什岛上被发现。[10]但目前主要仍认定其作为一亚种存在。[2]
该属的化石纪录相当残缺且不完整,难以追溯其历史。在南非兰格班韦格的上新世早期地层中曾有发现一些相关化石,被命名为P. cymatotrypetes;这种鸟类与鹈燕相当类似,但南非现存并没有该属任何物种的存在。[11]
到了2007年,在新西兰的中新世早期或中期地层中发现了一块肱骨,被命名为P. miokuaka。相较于其他同属物种,虽然其体型较接近南乔治亚鹈燕而略小于鹈燕,但其特征相较于其他物种,仍类似于鹈燕而被归入该属。该物种的种小名miokuaka是混成词,结合了miocene(中新世)和kuaka(鹈燕的毛利语)而成。[12]并有一个俗名:中新世鹈燕。[13][14]
物种描述
鹈燕是一种体型娇小的海鸟。其颈部短,鸟喙短而宽,尖端呈钩状,并同样有鹱形目才有的管状鼻孔,但方向是朝上以适应潜水的生活。就跟其他海鸟类似,它们的脚上同样有蹼,腿部朝后方延伸,使之在水上优游自如但难以在地面上行走。[6]
其翅膀短而有力,虽然相对于其他鹱形目成员而言来的短,可以在波浪之间自由穿梭,并在水上快速前进。但也因此它们的飞羽若脱落便会造成极大的飞行阻碍(因为翅膀面积较小),因此它们采取了所有羽毛同时换羽的策略,此时它们无法飞行,但这时无毛的翅膀就如同企鹅一样反而会更适合潜水捕猎。[6]
它们主要呈黑白二色,而雄雌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物种之间仅能仰赖整体大小和喙的形状辨识。[6]
行为
比起飞行,鹈燕更喜欢在水上载浮载沉,多以潜水回避危险。在陆地上大批地成群结队行动,在海上则多独立或少量群体活动。[6]
鹈燕的饮食以浮游性的甲壳动物为主,并辅以一些小鱼和头足类,如南极磷虾,并随物种、地点和年份有所变化。以从水面上潜水或直接从空中俯冲入水捕食,每次可在水下停留数分钟。[6]
鹈燕以大量群体繁殖后代,通常聚集在岛屿的斜坡上繁殖。自行在软土、沙滩或鸟粪上挖掘洞穴,并在里面产卵繁殖。每次产一颗白色的卵,并在7—8周后孵化,2—3岁时达到性成熟并进行首次繁殖,较其他鹱科都来得早。[6]
保护情形
南乔治亚鹈燕、鹈燕数量达数百万只,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海鸟之一;而麦哲伦鹈燕被预估数十万只个体也较无问题。[6][15]但仍会受到鸟粪开采、厄尔尼诺现象、入侵种如野猫、油污染、渔业过度发展等问题。[6]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