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断裂带是中国一条大型的左旋走滑断裂带以及地震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境内,以鲜水河而得名。该断裂带长约400千米、宽约200至300米,沿鲜水河谷发育。其走向为北西至南东,北起四川甘孜,向南东经炉霍道孚乾宁康定,南与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相连。[1][2][3]

青藏高原主要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自中新世以来经历了多期活动,中新世中期开始从右旋走滑转为左旋走滑,左旋走滑位移量达80至100千米。目前,左旋走滑速率为8至10毫米/年。[1]

该断裂为地震多发带,又称康定-甘孜地震带,是四川省主要的地震活动带,18世纪以来便发生过十余次6.5级以上的强震。[2][3][4]此处最近的一次6级以上强震是2022年泸定地震(6.8级)。历史上在该断裂带发生过的6.5级以上强震包括:[4]

More information 名称, 震级 ...
名称 震级 日期 震中坐标
1725年康定地震 7.0 1725年8月1日 30.16°N 101.83°E / 30.16; 101.83
1747年道孚地震 6.75 1747年3月 31.23°N 100.85°E / 31.23; 100.85
1748年康定地震 6.5 1748年8月30日 30.33°N 101.62°E / 30.33; 101.62
1786年康定-泸定地震 7.75 1786年6月1日 29.87°N 102.04°E / 29.87; 102.04
1792年道孚地震 6.75 1792年9月7日 31.06°N 101.00°E / 31.06; 101.00
1811年乾宁地震 6.75 1811年9月27日 31.61°N 100.15°E / 31.61; 100.15
1816年炉霍地震 7.5 1816年12月8日 31.29°N 100.75°E / 31.29; 100.75
1893年乾宁地震 7.0 1893年8月29日 30.70°N 101.37°E / 30.70; 101.37
1904年道孚地震 7.0 1904年8月30日 31.06°N 101.00°E / 31.06; 101.00
1923年炉霍-道孚地震 7.3 1923年3月24日 31.17°N 100.90°E / 31.17; 100.90
1955年康定折多塘地震 7.5 1955年4月14日 30.03°N 101.84°E / 30.03; 101.84
1967年朱倭地震 6.8 1967年8月30日 31.62°N 100.20°E / 31.62; 100.20
1973年炉霍地震 7.6 1973年2月6日 31.50°N 100.52°E / 31.50; 100.52
1981年道孚地震 6.9 1981年1月24日 30.95°N 101.15°E / 30.95; 101.15
2022年泸定地震 6.8 2022年9月5日 29.59°N 102.08°E / 29.59; 102.08
Close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