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克(源于中古高地德语:marc、march、marke),最初是欧洲中世纪的重量或质量单位。从11世纪开始,马克逐渐取代“磅”,成为衡量贵金属和货币重量的单位。马克传统上等于8盎司或16罗特。各地的马克重量略有不同,科隆马克约为234克。
如同“磅”后来成为了货币单位如英镑、里弗尔、里拉等,马克最终也成为了货币单位。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可兑换马克是目前已知少数还在流通名为“马克”的货币。
《德语词源词典》(弗里德里希·克鲁格版本)认为该词源自原始日耳曼语的词汇“marka”,意为“重量和价值单位”(原意“分割,共享”)。沃尔夫冈·普法伊费尔的词源词典将古高地德语“marc”(划界,标志)视为词干,猜测“marc”最初的意思是“铸币”(划出特定重量的金属并标志),后来表示铸锭本身及其重量[1]。
直到中世纪,作为重量单位的马克仍有许多地区差异。1170年后,233.8123克重的科隆马克在莱茵兰流行起来,并逐渐传播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其他地区[2]。1524年,它被指定为帝国通用的货币重量单位。
最初,它不如作为加洛林货币体系基础的查理曼磅重要。科隆马克与查理曼磅的比例约为576:1000。特里尔、科隆、美因茨和普法尔茨的选帝侯于1386年成立了第一个莱茵铸币联盟,根据莱茵铸币联盟制定的铸币标准,一科隆马克黄金铸造66枚莱茵古尔登。这种金币是弗罗林的一种模仿品,由于这次铸造的成功和莱茵铸币联盟的经济重要性,科隆马克作为硬币重量标准获得了帝国范围内的认可。
1837年,南德意志铸币联盟的慕尼黑铸币条约将233.855克规定为铸造硬币的标准“马克重量”[3]。该重量标准和普鲁士的科隆马克完全相同,被称为“普鲁士硬币马克”或“联盟马克”。
在慕尼黑铸币条约中,科隆马克已经被采用十进制的新质量单位克来描述。1857年的维也纳铸币条约则完全使用公制。铸币的标准重量改为一“磅”500 克,铸造30枚塔勒。
1524年设立的马克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科隆马克、纽伦堡马克甚至巴黎马克的重量存在差异,这个问题直到19世纪才得以解决。
重量名称 | 经验重量 | 与科隆马克比值 | |||
---|---|---|---|---|---|
维也纳马克 | 280.668 | 克 | [4] | 12:10 | |
布拉格马克 | 253.17 | 克 | [5] | 625:576 | |
荷兰马克 | 246.0839 | 克 | 21:20 | ||
巴黎马克 | 244.7529 | 克 | [6] | 392:375 | |
维尔茨堡马克 | 238.62 | 克 | [7] | 50:49 | |
纽伦堡马克 | 237.52 | 克 | [7] | 64:63 | |
爱尔福特马克 | 235.40 | 克 | 225:224 | ||
普鲁士马克 | 233.8555 | 克 | [8] | 1:1 | |
科隆马克 | 233.8123 | 克 | [8] | 1:1 | |
塔马克 | 233.2761 | 克 | [9] | 3125:3136 | |
西班牙马克 | 230.348 | 克 | [7] | 63:64 | |
葡萄牙马克 | 229.5 | 克 | [7] | 49:50 | |
克拉科夫马克 | 197.98 | 克 | [7] | 160:189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