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讲述香港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历史与现况,当中包括不同持分者的职责。
在1996至2000年间,文物古迹办事处就全港历史建筑数量进行一项普查,计有约8800幢;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育工作亦于近年冒起。
以英文字母排序:
截至2016年5月20日,香港共有114项法定古迹[4];而截至2013年2月,共有917项已评级的历史建筑(153项一级历史建筑、322项二级历史建筑及442项三级历史建筑),当中203项由政府拥有,其余714项则为私人业权。[5]
据古物古迹办事处(AMO)于1996至2000年间进行的一项普查显示,香港有约8800项历史建筑,而于2002-2004年的普查则专注于当中的1444项。[8]2005年3月[8],由古物咨询委员会(AAB)建立的七人专家小组[9]组成,负责评估该等建筑的历史价值,成员包括历史学家,以及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及香港工程师学会之成员。有关评估于2009年3月19日完成。作为该评估的其中一项工作,古物古迹办事处就当中部分历史建筑拟议新的评级:212项拟列为一级历史建筑、366项拟列为二级历史建筑、576项拟列为三级历史建筑,而其余290项则维持原有评级不变。[8]而现时历史建筑的评级有可能会被提升、下降或不再就评级进行评估。[10]
保育方式包括:
近年多个历史建筑遭到拆卸,引发公众示威,当中包括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于2007年初完成拆卸)及于2008年2月拆卸的皇后码头。
时任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于2007年曾称会重建皇后码头,在保留原有外观的同时提升其稳固性,但直至2020年,政府仍未有就重建计划订下时间表[13];而据传媒报道,相关散件仍存放于一个政府爆炸品仓库内[14]。
而位于石硖尾窝仔山山顶、已停用多年的一个地下蓄水池,于2020年底在水务署的一项工程中“重见天日”,引起地区人士关注,甚至有声音要求政府当局能够将之保留。据水务署资料显示,有关蓄水池于1930年之前建成,而当中的罗马式设计相对于其他现存的配水库而言为罕见。纵使水务署已经即时暂停相关工程,但有关注团体质疑古物古迹办事处(下称“古迹办”)未有公开在1996至2000年间,尚未对外公开的其余7000余项曾进行普查的历史建筑,认为此举成“历史谜团”,并已向相关部门申请索取有关名单。[15][16]及后亦有传媒报道指出,该署亦曾于2010至2011年间,将两个于1900年代落成的配水库拆卸以解决相关设施的老化问题,并曾向古迹办咨询意见,惟古迹办当时并没有反对相关工程;而政府文件对于相关配水库的描述亦有所出入。[17]
其他问题包括:
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个近年于香港新兴的概念。继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于2008年7月9日举行首次会议后[18],于2011年开展全港性普查工作。[19]
2019年4月,政府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透过资助方式鼓励社会保育及推广香港既有文化。[20]
另有数所博物馆专注于文物和历史,而当中大部分由历史建筑活化而成,并与展品形成主题性联系。香港政府亦开僻数条文物径以方便市民及游客欣赏历史建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