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速运

中国快递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顺丰速运

顺丰速运中国现时全球第四大快递公司,成立于1993年[1],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2],业务覆盖中国大陆335个城市及全球逾200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速览 顺丰速运, 产品类型 ...
顺丰速运
SF EXPRESS
Thumb
产品类型物流
持有者顺丰控股股份公司
所属产品速递
代表人物王卫
建立1993年3月26日 (1993-03-26)
 中国广东省顺德
目标市场 全世界
网站www.sf-express.com
关闭
Thumb
顺丰航空机队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Thumb
香港湾仔服务中心
Thumb
停放在东京原宿站附近明治通上的顺丰运输车
Thumb
停放在江苏省苏州市某小区的顺丰速运三轮车

历史

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掀起改革开放热潮,大量香港制造业迁往中国大陆,顺丰创办人王卫当时进入珠三角地区,观察到两地之间货物流通需求激增。

1993年3月26日,王卫在广东顺德注册“顺丰速运”,最初仅有6人团队,服务于顺德、陆丰与香港之间的速递业务。1997年前后,顺丰在华南地区已建立强大的物流网络,主导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快递市场。

2002年,公司转为直营模式,并在深圳设立总部。

2003年,受SARS疫情影响,线上购物需求增加,顺丰与扬子江快运合作推出包机服务,扩张空运能力。

2009年底,顺丰购买两架货机并创办顺丰航空,成为中国首家拥有自有飞机的民营快递公司。[3]

2012年,顺丰年营收突破200亿元人民币,拥有30架货机、逾5,000个营业据点与1万多台营运车辆。[4]

2015年,年营收达47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0.42%。[5]

2016年,公司透过与鼎泰新材的借壳上市案登录深交所,王卫透过明德控股持有控股权。

2017年,鼎泰新材更名为“顺丰控股”,顺丰与菜鸟裹裹曾因数据传输争议暂时中断合作,后经协调恢复。顺丰同年与UPS宣布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推出“SF-UPS 直运+”。

2018年,顺丰参与投资鄂州花湖机场,根据官方批文进行规划与建设。[6]同年透过顺丰香港收购德国邮政DHL于中国、香港与澳门的供应链业务,成立“顺丰DHL供应链中国”。

2021年,顺丰控股斥资175.6亿元人民币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权,完成交易后,董事长王卫出任嘉里物流联网董事会主席与非执行董事。[7]

2022年,鄂州花湖机场正式启用,顺丰为主要投资方之一。

2023年,顺丰与中铁快运合作开通高铁货运专线,强化地面运力网络。[8]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44.2亿元,净利润101.7亿元,航空货运量达242万吨,营运货机达110架。[9]

2024年5月15日,鄂州花湖机场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同年,顺丰对A股股东实施年度与中期分红,合计派息约41.04亿元,并发放特别现金股利48亿元,全年现金分红总额约89亿元。[10]

截至2025年4月,公司累计回购A股股份逾2,327万股,总金额约为8.59亿元。[11]

业务

顺丰速运提供多元化的物流与快递服务,涵盖时效件、经济件、冷链配送、同城即时配送、高铁运件等。主要业务包含:

  1. 顺丰标快:提供具备时效保障的快递服务,依配送范围与寄件时间分为陆运与空运两种形式。若快件因顺丰自身原因未能如约送达,寄件方可申请运费等额的电子券作为补偿。
  2. 顺丰特惠:提供具价格竞争力的快递方案,针对对时效需求相对宽松的客户,提供较优惠的运费水准。
  3. 增值服务-保价:顺丰提供保价选项,按投保金额分级收费:0-500元收费1元、501-1000元收费2元、超过1000元依比例计算。[12]
  4. 顺丰优选:于2012年上线的电商平台,主打进口食品与生鲜产品,配送网络覆盖超过200个城市。
  5. 高铁运件:与中国铁路快运合作,利用高速铁路提升快递物流效率,尤其应对电商促销等物流高峰需求。
  6. 顺丰次晨:2015年推出的高时效服务,承诺于指定区域内次日10:30前送达,未如期送达者将主动退还运费。
  7. 顺丰同城:成立于2016年,最初作为顺丰控股旗下业务单元,后独立运营并于香港联交所上市(09699.HK)。顺丰同城专注即时配送服务,涵盖本地餐饮(如餐食与饮品)、同城零售(如商超、生鲜、医药)、近场电商(如鞋服、美妆、数码3C)及个性化近场服务(如帮买、帮送、帮办等)。2024年,同城配送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22.4%。[13]同年3月3日,母公司旗下嘉里物流宣布将英文名称更名为“KLN Logistics Group Limited”。

2024年,顺丰控股整体实现营收人民币2,844.20亿元,年增长1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1.70亿元,年增长23.51%。其中,时效快递业务收入达1,222.1亿元,经济快递业务272.5亿元;快运业务收入为376.4亿元,年增13.8%,货量同比增长逾20%;供应链与国际业务收入为704.9亿元,年增长17.5%。[14]

顺丰于2024年营运全货机110架,拥有343对航权时刻,年航空货运量超过242万吨。截至2024年底,顺丰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航线55条、国际航线15条。该机场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15]

争议事件

保价比例制巧门

2019年7月28日北京青年报接获投诉后追查,踢爆顺丰速运长期以来被消费者忽略的一项条款陷阱,[16]也就是保价服务在东西损坏时恐怕赔偿金与一般认知中差距甚大,有人保价2万元快件损坏只能赔250元等钜额差异。

原来顺丰合约中与其余诸多快递公司不同,保价服务条款中[17]“破损、短少时顺丰将按照保价金额和实际损失的比例向您赔偿,托寄物灭失时最高不超过您托寄时保价的声明价值。”其中“按照保价金额和实际损失的比例”多数人不明所以的模糊用语其真实意思是隐含一套违反直觉的公式运算,例如一台仪器50万元寄件者买保价险2万元[16],后来东西损毁需维修费1万元,原以为低于2万额度应该能请领足额的一万,没想到顺丰算法是一种较恶意想定的隐含性指责法律概念,即为客户声称物件价值2万,但实质50万,隐含“蓄意低报”过错之想像概念,所以应该给予惩罚,惩罚方式为50万仪器维修费1万为1/50,那便依照其投保的2万赔其1/50即为400元,所以一般直觉认定自己能拿到1万元赔偿者最后只有400元。[16]

此法律概念有自创过度想像的嫌疑,顾客买2万的保险可能是认为自己只需2万元内保障,并非可径自认定客人声称东西总价为2万。且并无法律规定客人要老实相告东西实际总价值给货运公司的义务,所以条约充满了极高的过度自行定义、自创义务等意涵,然多数人未看懂或未注意便签订寄件合约,或在APP中按下确定钮,造成顺丰可以主张双方均同意此一规范,客人陷于不利地位。

关于此条款是否为霸王条款应该由法律宣布无效等,尚在争议阶段没有定论,现阶段消费者真要认真只能打官司依个案判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此一条约概念有把《邮政法》第五章嫁接到第六章移花接木嫌疑,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认为,快递企业在快递单上列举的条款内容,明显减轻了自身的责任,排除了消费者的权利属于典型的霸王条款,且软件上默认勾选侵犯了知情权。同时西宁申通按市场价赔付达哇桑周的判决案中有实务判例似乎支持消费者直觉认知的立场[16],所以官司可能有胜算,但依然对多数人来讲是一件麻烦官司过程。

中转场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2022年3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中转场发生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截至17日12时杭州市累计报告相关确诊病例51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邮政管理部门在处置过程中发现,涉事企业涉嫌存在违反邮政业法律法规等行为[18]。3月13日,杭州市邮政管理局依法对涉事企业浙江顺路物流公司立案调查[19],相关责任人员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于3月22日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