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学甲区顶洲国民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 sources
概况
顶洲国小在八掌溪南畔,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康熙四十年大水患时期,当时泥沙堆积形成了现在顶洲国小的位置。尽管学校地处学甲的边陲,在学校未成立之前,已有私塾的设置。日治时期,在派出所保甲地点设立学堂,形成顶洲日后教育的雏型。早期学生人数众多,学校教室不够时,还借用隔壁的派出所保甲处作为教室。在新芳现今的“三百年红树林”处和庆安宫的活动中心也曾设有分班。统一集团创办人高清愿、苏益仁及郭秋煌等人都为该校校友。[3][4]
4 sources
历史沿革
1918年3月31日,台湾学甲公学校顶溪洲分校成立。四年后的1922年,独立为溪洲公学校。1941年改名为顶洲国民学校,1946年改名为学甲乡第四国民学校,1947年再更名为学甲乡顶洲国民学校。此后,学校不断扩大发展,1955年设立新芳分班一班,1957年设立红茄分班一班。1968年8月1日,学校再次更名为台南县学甲镇顶洲国民小学。1974年8月1日,红茄分班停办,行政组织编制调整,校长以下设教务、训导、总务三处。1979年8月1日,因减班至十二班行政组织调整为校长以下设教导、总务两处。1986年8月1日,新芳分班停办。[7]
学校历任领导(校长)如下:[8]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1 | 伊与部仙松 | 1918年4月—1919年8月 | |
2 | 中尾富二 | 1919年8月—1920年4月 | |
3 | 安乐正道 | 1920年4月—1920年11月 | |
4 | 亲川孙太郎 | 1920年11月—1927年3月 | |
5 | 中岛洁 | 1927年3月—1929年8月 | |
6 | 富里照 | 1929年8月—1934年4月 | |
7 | 柳厚威天 | 1934年4月—1937年3月 | |
8 | 陈金池 | 1937年3月—1940年3月 | |
9 | 甲本正夫 | 1942年3月—1945年10月 | |
10 | 填渊武 | 1945年10月—1945年11月 | |
11 | 郭连乡 | 1945年11月—1949年2月 | |
12 | 吴再欣 | 1949年2月—1950年9月 | |
13 | 邵庆源 | 1950年9月—1952年4月 | |
14 | 林注生 | 1952年4月—1956年8月 | |
15 | 王国治 | 1956年8月—1968年1月 | |
16 | 郭阿内 | 1968年1月—1974年8月 | |
17 | 黄鹤岩 | 1974年8月—1982年9月 | |
18 | 陈庆煌 | 1982年9月—1988年8月 | |
19 | 李天河 | 1988年8月—1993年8月 | |
20 | 苏正一 | 1993年8月—1998年8月 | |
21 | 黄进福 | 1998年8月—2002年8月 | |
22 | 王明凯 | 2002年8月—2020年8月 | |
23 | 赖荣俊 | 2020年8月—2021年8月 | |
24 | 方启丞 | 2021年8月—至今 |
2 sources
校园空间
顶洲国小于西元二零二一年完成拆除危险校舍并校舍新建,外型为双层鸽笭和西瓜意象,融合了顶洲、红茄社区百年特色的鸽笭文化和西瓜产业。其中,建置普通教室六间、音乐教室二间、舞蹈教室二间、绘画教室二间。[9]该校舍建筑获高雄市建筑师公会“2020仁和赏—学校教育类优选奖”。[10]
-
校园空拍图
-
顶洲国小门口
-
顶洲国小建筑
-
顶洲国小校舍
2 source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