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革新会(英语:The Reform Club of Hong Kong)是香港早期的政治团体,于1949年创立,贝纳祺马文辉简悦强均为创党成员。革新会的会员曾经是市政局及早期区议会选举的主要成员。革新会经常被当时的殖民地政府标签为“反对派”。

Quick Facts 香港革新会The Reform Club of Hong Kong, 主席 ...
香港革新会
The Reform Club of Hong Kong
主席贝纳祺
成立1949年1月20日
解散1995年
党员50,000人(80年代)
政治派系反殖民
保守派(1980年代起)
香港立法局议席
0 / 60
市政局议席
2 / 15
区域市政局议席
0 / 12
香港区议会议席
1 / 272
Close

革新会的成员主要集中在港岛东区,由于成立时期比较早,所以普遍被归入保守派,而其立场亦得到北京当局接受。1982年首次区议会选举时,到处到可以看到革新会会员那红底白字的醒目围板广告,而各会员亦顺利取得各个议会不少议席。及后随着以香港华人的政党兴起,革新会渐渐退出香港的政坛,当中有不少华人成员(如阮其江)亦离开革新会而加入港进联

值得一提的,如贝纳祺罗友圣英语Giuseppe Salaroli等,俱为欧裔人士,而非华人,另外罗友圣一直都担任香港东区区议员,直到2007年在区选中败于新晋的赵家贤

历史

香港革新会于1949年1月20日按香港公司条例第39条登记成为有限公司,公认为香港战后首个政治团体,首任主席为前英国国会议员罗士比(英语:en:Charles Edgar Loseby),创党委员有12人,包括英国人、葡萄牙人、印度人及华人,均为法律、会计或商界精英。1949年2月25日,革新会于香港大酒店举行首次集会,约200人参加。[1]1949年5月24日,革新会就讨论政制发展事宜举办了一场公众大会,但委员就投票权出现严重分岐。受内讧影响,革新会于5月起停止所有公开活动,主席罗士比更于7月辞去主席一职[2],直至年底才重整旗鼓,公布13项针对香港长远政策的政纲。[3]

创立当时为《杨慕琦计划》在社会上展开激烈争论的时期。1949年7月,当《杨慕琦计划》获英国接纳时,香港总督之位由葛量洪接手,葛量洪并不支持这个对香港政制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开明方案。以罗文锦为代表的一众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其中大部分是欧籍议员,在1949年3月一次立法会动议辩论中亦反对该计划,反而提议改革立法局,加入更多非官守议员,其中部分民选,由英籍人士选出(非英籍华人无选举权)。结果这次动议辩论通过反对杨慕琦计划,支持罗文锦动议。香港革新会与华人革新会等政治团体正是在这个时候成立,以回应这时的政治形势。[4]

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间,会员人数至50年代的1,000人左右,急升至1966年的24,000人,到1974年更创40,000名会员纪录。同期不少精英更加入革新会,包括胡百全胡鸿烈叶锡恩钟爱理逊陈树桓等,一直推动增加政府代表性及改善公共服务。此外,革新会与香港公民协会一直为市政局直选议席的赢家。1960年,两会组成联盟,向伦敦政府要求立法局议席开放予市民选举。1979年,革新会曾因为当时市政局拒绝让全香港市民成为选民,而威胁要杯葛选举。1982年,革新会参与首届区议会选举,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在区议会成立前,革新会在1983年的市政局中拥有15个议席。在1980年代末,随着新政团的成立,革新会在市政局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1989年市政局选举,革新会由于欠缺草根阶层支持,在市政局的议席仅余下五席。革新会与公民协会在该时期受新兴的民主派政团所影响,如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汇点等,在香港政界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最后,在贝纳祺于1995年不再参选市政局选举后,革新会正式从香港政坛消失。

虽则香港革新会的影响力到80年代末期才正式减退,但其实其影响力于70年代已开始消失。在六七暴动之后,香港政府大量增加对市民的关怀与改善政策,如设立劳工处、设立六年免费教育、建设十年房屋计划等。这些政策改由香港政府自行向市民推出,而不是经由革新会争取而成,这令革新会的角色逐渐变得不重要。加上,革新会的主要成员逐渐老化,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不能追上时代发展,他们亦未有制订新一代接班人的措施,加上重要人士相继退出,以致最终没落。[5]

虽然革新会在殖民地时期积极为港人争取民主,要求英国和香港政府加快民主进程,但不少成员在革新会没落时选择成为保守派或亲中派一员,支持保守的民主步伐,如杨励贤加入自由党、阮其江加入港进联、早已退出革新会的叶锡恩亦成为临时立法会议员,就连贝纳祺亦于退休时选择支持亲中派的锺树根接任区议员。[6]

选举

市政局选举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市政局民选议席 区域市政局民选议席 总议席 +/-
1952 2,199 33.58%
1 / 2
不适用
1 / 13
1
1953 6,374 71.25%
4 / 4
不适用
4 / 15
3
1954 7,773 79.64%
4 / 4
不适用
4 / 15
0
1955 3,283 89.62%
4 / 4
不适用
4 / 15
0
1956 17,085 56.97%
6 / 8
不适用
6 / 22
2
1957 11,716 43.50%
5 / 8
不适用
5 / 22
1
1959 12,030 47.67%
4 / 8
不适用
4 / 22
1
1961 自动当选
4 / 8
不适用
4 / 22
0
1963 5,177 39.43%
3 / 8
不适用
3 / 22
1
1965 不详
5 / 10
不适用
5 / 26
2
1967 9,789 24.90%
4 / 10
不适用
4 / 26
1
1969 16,571 49.22%
3 / 10
不适用
3 / 26
1
1971 6,139 16.22%
3 / 10
不适用
3 / 26
0
1973 25,709 55.14%
5 / 12
不适用
5 / 24
2
1975 6,141 12.41%
3 / 12
不适用
3 / 24
2
1977 13,249 41.05%
3 / 12
不适用
3 / 24
0
1979 9,579 18.76%
3 / 12
不适用
3 / 24
0
1981 7,291 28.29%
2 / 12
不适用
2 / 24
1
1983 13,894 15.38%
3 / 15
不适用
3 / 30
1
1986 24,486 6.95%
2 / 15
0 / 12
2 / 75
1
1989 13,404 6.31%
2 / 15
0 / 12
2 / 75
0
1991 9,045 9.45%
2 / 15
0 / 12
2 / 75
0

区议会选举

选举 民选得票 民选得票比例 民选议席 委任议席 当然议席 总议席 +/-
1982 13,644 3.83% 不详
2 / 132
2
1985 39,929 5.77%
17 / 237
15
1988 13,572 2.13%
5 / 264
12
1991 2,136 0.40%
1 / 272
4

知名成员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