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朗德因子是阿尔弗雷德·朗德试图解释反常塞曼效应时,于1921年提出的一个无量纲物理量[1][2][3][4],反映了塞曼效应中磁矩与角动量之间的联系。其定义后来被推广到其它领域,在粒子物理学中常常被简称为因子。
塞曼效应中的朗德因子由下式给出[5]
朗德假定[6],当两个角动量与耦合时,它们的相互作用能由下式给出:
令
为耦合后的总角动量,则可以证明[6],在上述形式的相互作用能下,与将绕矢量进动。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的角动量会绕外加磁场的方向进动。在这种情况下,是进行进动。朗德采用了一种简化处理的方法,即认为外磁场中的原子的能量仅仅与矢量与的长时间平均值有关,而后者恰好就是它们在方向上的投影,即[6]
随后,朗德进一步假定,角动量贡献的磁能由经典的公式给出,并假定是量子化的,其沿着磁场方向的分量由磁量子数确定,即
式中是磁矩,而为玻尔磁子。类似地,朗德写出了角动量带来的能量贡献,但他发现为了与实验结果相一致,需要加上额外的因子2。当时朗德并不清楚为什么[6],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电子的自旋因子。即:
将上面结果加起来,朗德得到下列的表达式,并引入符号[6],这就是朗德因子的最早来源:
利用关系式+=+,朗德得到:
但是,朗德发现,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这一表达式需要修改为下式,当时朗德并不清楚原因[6]。现在来看,只要将上面的角动量矢量都作为算符来处理,然后将对应的角动量平方算符用其本征值取代,得出这个结果是很自然的。
从上面的导引可见,定义朗德因子的式子是
上式可以等价地表述为[注 1]:
很自然的推广是将两边的同时换成等,并对不同的粒子将换成对应粒子的质量。这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朗德因子。
粒子物理学中的因子是自旋因子,根据自旋角动量和自旋磁矩按照上面的形式定义。
上面的导引已经给出了电子自旋因子的定义。在实际使用中,它的符号有两种取法,用不同的符号表记:
历史上,它的理论值有过变动:
威利斯·兰姆等人实验观测到的兰姆位移效应,所得观测值为,与理论相符精准度达小数点下第9位,展现出量子电动力学等现代物理理论所能达到的惊人精准预测程度。
一些粒子的朗德因子列表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