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仁会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雍仁会馆(英文名:Zetland Hall,意译为“泄兰会馆”),又称共济会中心(英文名:Masonic Centre,意译为“石匠中心”),是香港共济会的总部。除了雍仁会馆办理共济会于香港及远东地区分会的会员福利外, 亦会招待路经香港的其他地区的共济会会员。
雍仁会馆 | |
---|---|
别名 | 泄兰会馆 |
概要 | |
类型 | 共济会神殿[*] |
地址 | 香港半山区坚尼地道1号 |
坐标 | 22°16′34.88″N 114°09′29.39″E |
动土 | 1949/04/02 |
翻新 | 1998 |
技术细节 | |
层数 | 5 |
其他信息 | |
餐厅数 | 1 |
酒吧数 | 1 |
地图 | |
共济会是一个带有乌托邦理想和神秘色彩的兄弟会及慈善团体,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并于1717年在英国正式成立。1759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卡尔王子号”(Prince Carl)载着共济会成员抵达广东,开启了共济会在亚洲的历史。
雍仁会馆位于香港半山区坚尼地道1号,楼高五层,地上四层及一层地库。地库设有厨房及更衣室,地下层有酒吧和可容纳超过120人的宴会厅。一楼和二楼设有两间会议厅和一个小型共济会文物馆及拥有过千本共济会藏书的图书馆。除非取得特别许可或在特殊场合,非会员只可以进入地面的酒吧和宴会厅。[1]
会员可携带非会员享用雍仁会馆的餐饮服务,周一至周五提供午餐服务,周六早上提供早餐服务。此外,每周五还提供特色的咖喱自助午餐。[1]
根据雍仁会馆内部规则,平日宴会厅和酒吧的最低衣着要求是“商务休闲(Smart Casual)”,即有领衬衫和休闲长裤是可以接受的。不允许穿着无袖或无领T裇、背心、短裤和夹脚拖。除非出于宗教、文化或仪式原因,否则不得在雍仁会馆内戴帽子。[2]
雍仁会馆持有香港牌照事务署颁发的《会社(房产安全)条例》合格证明书。[3]除非取得特别许可或在特殊场合,会馆只接待年满12岁以上的访客及会员。雍仁会馆亦持有酒牌局的会所酒牌。[4]
根据土地注册处,雍仁会馆的三分之一业权(165000/500000)由香港共济会雍仁会馆信托人持有,其余三分之二(335000/500000)已售予新鸿基地产和郭炳联。[5]
历史
雍仁会馆的变迁:
1844年4月29日,共济会在香港维多利亚城成立了第一个会所,名为Royal Sussex Lodge No. 501,并有纪录于1845年4月举行会议的香港共济会总会的英格兰分支。其后,雍仁(共济)分会于1846年成立,并建造香港第一所香港共济会中心 - 雍仁会馆。历史上,香港的共济会分支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6]
第一代雍仁会馆大约于1853年建成(奠基于1853年2月1日),位于内地段31,该地点大约位于现今香港圣公会会督府(即圣保罗书院的旧校舍)下方, 即位于现今中环新世界大厦所在的泄兰街旁。[7] 雍仁会馆亦名为泄兰会馆,为纪念雍仁分会(Zetland Lodge)的二伯爵 - 汤马士(Thomas),他于1833-1870为英国共济联合总会会长(Grand Master of the 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雍仁会馆中的首次共济会会议于1853年10月13日举行。[8]
由于第一代雍仁会馆不敷应用,所以于原地重解成为第二代香港共济会中心,并于1865年落成,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炸毁。由于在原址重建的费用高昂且有见空间不足于将来发展,在1947年7月7日的会议上,雍仁会馆信托人决定以港币$900,000将第二代香港共济会中心的地皮售予香港电灯公司[8];在同一会议上,信托人决定以约港币$125,000购买内地段1875[9],即St. George's House的地皮,并于1950年将会址迁至现今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这便是第三代雍仁会馆。[10]
于1949年4月27日,立法局的兰道(Hon D. F. Landale) 议员提议及周埈年议员和议修改1922年的《雍仁会馆信托人法团条例》,“目的与理由”如下:
- 受托人之法人地位:根据1922年的《雍仁会馆信托人法团条例》,雍仁会馆受托人成立,目的是维护香港共济会的会馆。最初的法令将受托人限制为特定会所的代表,但这排除了根据爱尔兰宪法运作的会所。现修改受托人内包括爱尔兰宪法运作的会所。
- 会所增长:自法人成立以来,香港成立了许多新共济会会所,包括从于中国的外国租界迁移过来的会所。这些会所使用由信托人维护的会馆,并通过费用和租金贡献财政支持。
- 代表性问题:目前对受托人的限制被认为不足以代表更广泛的共济会社群。提出扩大代表会所数量的建议,并允许未来成立的会所在信托内有选举代表。
- 新共济会馆:原于内地段31的共济会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并已售出。香港暨华南总分会会长Charles Bernard Brown 及雍仁会馆其中一位信托人 Edmund Maurice Raymond 以雍仁会馆信托人代表购得内地段1875为用于建设新的共济会馆,并提议将该财产归属于信托人。
第三代香港共济会中心的计划及图则,由二次大战期间于赤柱拘留营被拘留的共济会会员起草。并于1949起开始建造、1949年4月2日奠基,及于1950年1月建成。并于1950年1月30日举行开幕仪式。[8]
现时位于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的第三代雍仁会馆,位于内地段1875,该地皮前身为St. George's House,于1949年5月由雍仁会馆信托人购入。
-
雍仁会馆门牌
-
雍仁会馆基石
-
在泄兰街的第二代会所
会所及组织
现在位于香港的共济会会所,分别隶属于香港暨远东地区总分会(英格兰宪章)(District Grand Lodge of Hong Kong and the Far East (English Constitution)) 、远东地区总监督会所(爱尔兰宪章)(Provincial Grand Lodge of the Far East (Irish Constitution)),以及远东地区总会所(苏格兰宪章)(District Grand Lodge of the Far East (Scottish Constitution))。香港共济会大多数会所都在雍仁会馆举行会议,但亦有部分会所在其他地方举行会议(例如Rising Sun Lodge 的会址位于日本神户)。此外,共济会还有不同的旁系组织(Side Order),例如:皇家高拱章(Royal Arch Chapters) ,他们也在雍仁会馆的会址举行会议。[11]
- 香港共济会总会英格兰分支在历史上的名字变迁:[12]
- 1847–1866,Provincial Grand Lodge of China
- 1866–1875,District Grand Lodge of China
- 1875–1963,District Grand Lodg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香港暨华南总分会)
- 1963至今, District Grand Lodge of Hong Kong and the Far East (英国共济联合总会香港暨远东地区总分会)
- 香港共济会总会苏格兰分支在历史上的名字变迁:[12]
- 1905–1958,District Grand Lodg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 1958至今,District Grand Lodge of the Far East
- 香港共济会总会爱尔兰分支在历史上的名字变迁:[12]
- 1933–1938,District Grand Inspector
- 1938–1947,Grand Inspector
- 1947–1954,Grand Inspector for Hong Kong and China
- 1954–1967,Grand Inspector for Hong Kong, China and Malaya
- 1967–1988,Grand Inspector for the Far East
- 1988至今,Provincial Grand Lodge of the Far East
香港暨远东地区总分会(英格兰宪章)的会所,共有20所 :[11]
- Cathay Lodge No. 4373 (国泰(共济)分会)
- Corinthian Lodge of Amoy No. 1806 (英国共济联合总会第1806号, 厦门雍雅分会)
- Foochow Lodge No. 1912
- Harriers Lodge No. 9882
- Hong Kong and Far East District Grand Stewards Lodge No. 9879
- Lodge of Lu Pan No. 9387 (英国共济联合总会第9387号香港鲁班(共济)分会)
- Lodge Star of Southern China No. 2013 (共济分会–华南之星)
- Paul Chater Lodge of Installed Masters No. 5391 (保罗遮打就职会长分会)
- Perseverance Lodge of Hong Kong No. 1165
- Rotarian Lodge of Hong Kong No. 9378 (香港扶轮共济会)
- Royal Sussex Lodge No. 501
- St. Paul's Lodge No. 9718 (香港圣保罗(共济)分会9718号)
- St Joseph’s & La Salle No. 10050
- Swatow Lodge No. 3705 (汕头(共济)分会)
- The Club Lodge No. 9880
- United Service Lodge No. 1341
- University Lodge of Hong Kong No. 3666 (香港大学(共济)分会)
- Victoria Lodge of Hong Kong No. 1026
- Zetland Lodge No. 525
远东地区总监督会所(爱尔兰宪章)的会所,共有7所:[11]
- Arthur Gomes Lodge of Installed Master No.1001
- Baden Powell Lodge No. 929
- Emerald Lodge of Hong Kong No. 883
- Lodge Erin No. 463
- Lodge St. David No. 903
- Shamrock Lodge No. 712
- Sino Lusitano Lodge of Macau No. 897
远东地区总会所(苏格兰宪章)的会所,共有6所:[11]
- Lodge Cosmopolitan No. 428
- Lodge Eastern Scotia No. 923
- Lodge Naval & Military No. 848
- Lodge St. Andrew in the Far East No. 493
- Lodge St. John No. 618
- Lodge Trident No. 1849
除了上述会所外,香港共济会旗下亦有不同组织及基金:
- 雍仁会馆信托人法团(Zetland Hall Trustees Incorporation)
- 共济会遮打奖学基金(Chater Masonic Scholarship Fund)
- 香港及远东共济慈善基金会 (Hong Kong and Far East Masonic Benevolence Fund)
- 远东共济慈善协会(The Far East Masonic Association for Charity)
- 坚尼地道1号会(One Kennedy Club(1K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举办不同的活动予新的和年轻的共济会会员以及潜在会员
- 不同会所旗下亦有不同的慈善基金,救济基金及奖学金
彩色玻璃窗
在演艺学院重修伯大尼修院时,修院中的小教堂原装有19幅彩画玻璃全部散失,工程总监苏迪基(Philip Soden)走访多个教堂,终发现“雍仁会馆”中的七扇彩画玻璃窗,形状大小与伯大尼小教堂相同。
查访下原来1985年有一位建筑师在伯大尼附近的置富花园发现一批彩画玻璃窗,由于玻璃窗已颇为残旧,将之存放在政府仓库。于1998年,该建筑师为雍仁会馆50周年成立庆典装修,由于雍仁会馆中的饭厅需要彩画玻璃,遂向政府申请使用存放在其仓库中的七扇玻璃窗,余下两扇玻璃窗作存放于政府仓库,经参考过三幅伯大尼上世纪约五、六十年代照片,最后证实“雍仁会馆”、政府仓库的玻璃窗均来自伯大尼。
其后,演艺学院与共济会商讨有关将雍仁会馆玻璃窗送还伯大尼的可行性。幸好雍仁会馆理事会主席布斯.坎飞利表(Bruce Humphrey)及其理事会成员均支持复修伯大尼原貌的信念,慷慨送回七扇玻璃窗,政府仓库的两扇窗亦归还小教堂。这九扇窗中,包括正祭台对上,位于小教堂中央的圣心图案玻璃窗。演艺按照原有的设计复制其余十扇玻璃窗。全部19扇窗已重现伯大尼小教堂[13]。
有关香港共济会的新闻
根据1909年4月7日香港华字日报报导,于4月6日晚深夜,有窃匪撬去雪厂街的雍仁会馆正门之薄板进入,并盗去银器餐具多件, 会馆已报警。[14]
于1916年2月11日,根据香港华字日报报导,3名人士(杨文、杨成、另一杨姓人士)未经批准进入雍仁会馆的工人宿舍并打算寄宿。该3名人士被捕及被判每人罚钱壹元。[15]
根据1947年2月7日的香港工商晚报报导,位于雪厂街的雍仁会馆,于二次大战时被炸毁及所有木料建筑于战后被人偷去,只余下危墙四壁,香港政府因安全原因命令把余下建构物拆去,只余下旷地。该报导亦指雍仁会馆将会搬迁到坚尼地道,而雪厂街的地皮将会转售于商人为商行之用,而会馆办事人亦现于雪厂街十一号办公。[16]
根据2017年5月17日的大公网报导,英国共济联合总会香港暨远东地区总分会于中环交易广场举行英国共济联合总会成立300周年庆展览。[17]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