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惠美(1950年—),宜兰县罗东镇人[1],为皮革工艺及缠花工艺师,2019年经中华民国文化部公告登录认定为重要传统工艺“缠花”保存者。[2][3][4]
陈惠美婚后跟随日本皮雕家生田淑子学习皮革工艺,并赴日研修学习。学成之后在生田淑子的引荐下,于1982~1997年间长期在YMCA、华视训练中心、文化大学皮雕社及台北市立美术馆教授皮雕。[5]
1998年陈惠美偶然见到同事林明毅所制作的缠花作品,经引荐后向90岁的谢陈爱玉(爱玉阿嬷)拜师学艺。[6]“缠花”又称为“春仔花”是因为台语的“春”音同“䞐”,“䞐”有‘剩下’的意涵,也就是“年年有余”[7]。“春仔花”为早期台湾闽南与客家族群生活中的手工艺[8],是一种使用丝线缠绕而成的工艺,结合了剪纸、编织和刺绣的技术。[9]。
1998年整理出台湾北部春仔花八支缠花花型,与鹿港的四支缠花花型,作为指导学生的花型基准。亦整理缠花工艺的“四工”:工料、工具、工法、工序,并为缠花工艺的各项技法与组件命名,建构台湾缠花的基本教学内容与分级基准。[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