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林堡宫(丹麦语:Amalienborg,宽式IPA:/aˈmaːˀliə̯nbɔːˀʀ/)是丹麦王室的冬宫,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包括四座独立的古典宫殿有洛可可式内部及八边形广场。(Amalienborg Slotsplads),被认为是丹麦最伟大的洛可可式建筑之一。[1][2][3][4]
阿马林堡宫 | |
---|---|
词源 | Sophie Amalienborg[*] |
概要 | |
类型 | 王室居所[*]、博物馆建筑[*] |
建筑风格 | 洛可可 |
所属国家/地区 | 丹麦 |
行政区 | 哥本哈根 |
坐标 | 55°41′02.5″N 12°35′36″E |
起造 | 1750年 |
竣工日 | 1760年 |
所有者 | Styrelsen for Slotte & Kulturejendomme[*]、丹麦王室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尼古拉·艾格特维德 |
保护情况 | monument on Kulturstyrelsen register[*]、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
网站 | |
http://kongehuset.dk/english/palaces/amalienborg | |
地图 | |
阿马林堡宫最初仅为四户贵族家庭所建设。然而,当第一克里斯蒂安堡宫在1794年2月26日被烧毁后,皇室买下了这座宫殿并迁入于此地居住,多年来,丹麦王室的君主及其家人都居住在四个不同的宫殿中,八边形广场。中间即阿马林城堡的建立者弗雷德里克五世的马术雕像。[5]自1993 年以来,阿马林堡宫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候选地。[6]
历史
阿马林堡宫的四栋房屋是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所总体规划的腓特列堡区的核心建筑。该区为纪念1748年奥尔登堡王朝建国三百周年,及1749年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加冕而建设,为了让新区充满生机,国王将建筑工地提供给了各个贵族家庭。[7]
街区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丹麦驻巴黎大使约翰·哈特维格·恩斯特·伯恩斯托夫( Johann Hartwig Ernst Bernstorff)的推行而发展,并大幅度受到并法国模式为基础影响,负责工程的则是建筑师尼古拉·艾格特维德,他同时负责设计此街区的大多数建筑物,为哥本哈根规划相当完善的现代化街区,更令腓特列堡区成为欧洲洛可可建筑群极佳的例子。[8]
1794年,第一克里斯蒂安堡城宫发生了毁灭性的火灾,几乎完全摧毁了整座建筑,克里斯蒂安七世与其他王室成员暂时无家可归。居住于此的莫尔特克家族(Moltke)则将他们位于腓特列堡区所居住的宫殿提供给国王使用,也因此皇室逐渐收购广场剩余的建筑,并在这里建立了住所。
根据尼古拉为腓特列堡区和阿马林堡宫的总体规划,广场周围的四座宫殿被设想为贵族家庭的豪宅。虽然外观大致相同,但内部则有着不同的格局。
其中广场西侧的宫殿始建于1750年,当尼古拉于1754年去世时,西侧的两座宫殿已经完工。其他宫殿的工作则由尼古拉的同事和竞争对手劳里茨·德·图拉(Lauritz de Thurah)严格按照尼古拉的计划继续进行。宫殿最终于1760 年竣工。
四座宫殿分别是:
图片
-
克里斯蒂安七世宫
-
克里斯蒂安八世宫
-
弗雷德里克八世宫
-
克里斯蒂安九世宫
马术雕像
弗雷德里克五世雕像位于四座宫殿的中央广场处,是丹麦东印度公司所委托,由法国雕塑家雅克·沙利雅克·沙利(Jacques Saly)所制作,工程始于 1753 年,并于 1760 年在丹麦政治专制主义100周年庆典上奠基。在弗雷德里克五世于 1766 年去世五年后,雕像揭幕活动则是在1771年举办。
皇家卫队
阿马林堡宫是由皇家卫队( Den Kongelige Livgarde )日夜守卫。他们的制服与英国御林军非常相似,每天上午 11 时30 分,卫兵会从罗森堡城堡出发,行经哥本哈根的大街,正中午在阿美琳堡宫前执行换岗仪式。[9]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