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拉普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玛拉普拉

阿玛拉普拉缅甸语အမရပူရ a. ma. ra. pu ra.发音:[ʔəməɹa̰pùɹa̰],“pu”不吐气音同汉语“补”),又译阿摩罗补罗[1]阿马拉布拉,缅语别称当苗တောင်မြို့,意为南城),是缅甸曼德勒省的一座古城,以前是缅甸贡榜王朝的首都。[2][3]它西邻伊洛瓦底江,北接昌妙达齐区,南临阿瓦

事实速览 阿玛拉普拉 အမရပုရ, 国家 ...
阿玛拉普拉
အမရပုရ
乡镇
Thumb
当达曼湖缅甸语တောင်သမန်အင်း大佛塔
Thumb
Thumb
阿玛拉普拉
阿玛拉普拉
在缅甸的位置
坐标:21°54′N 96°03′E
国家 缅甸
曼德勒省
阿玛拉普拉县
镇区阿玛拉普拉镇区
建立1783年5月13日
时区时区(UTC+06:30
电话号码分类计划2(69,90)
关闭

词源

阿玛拉普拉在梵语、巴利语中的意思是“不朽之城”。[4][5]

历史

Thumb
波道帕耶统治时期的阿玛拉普拉王宫

阿玛拉普拉是贡榜王朝波道帕耶王修建的新都城,于1783年5月竣工迁都[6]。19世纪初,锡兰僧人到此求法受戒,返回锡兰依缅法为人授戒,创立阿摩罗补罗派英语Amarapura Nikaya[7]

1810年,阿玛拉普拉城估计有人口17万,但在同年遭遇火灾[8],后来巴基道王于1821年11月决定将都城迁回阿瓦[9]。1827年,衰败的阿玛拉普拉城仅余下3万人口[8]。1842年2月,沙耶瓦底王又下令迁都回阿玛拉普拉[10]

1857年,敏东王在阿玛拉普拉以北11公里的曼德勒山脚下修建新都曼德勒城。1852年,缅甸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战败,国力虚弱,敏东只得将城内围墙、宫殿、屋宇悉数拆卸,用于修建新都[11]。1859年5月23日,敏东王迁都曼德勒城[12]

阿玛拉普拉城址轮廓大致为一个边长1.2公里的正方形,四角有30米高的砖塔。城内原有一座修有250根贴金木柱的堂皇佛寺,供奉有青铜大佛[8]

阿玛拉普拉如今是曼德勒省阿玛拉普拉镇区的一座小镇,并和曼德勒近郊的社区连成一片。镇上的亚达纳邦大学英语Yadanabon University开办于2000年,以人文学科为主,学生基本是曼德勒及其近郊的居民。

经济

阿玛拉普拉如今以传统织品和青铜铸造产业闻名。阿玛拉普拉是缅服英语Burmese clothing中“阿切英语Acheik”图案织品的发源地[13]。阿切风格流行于贡榜时代[14],有专门的律例规定何人可以穿戴阿切式缅服[15]。阿玛拉普拉今日也是阿切织品的主要产地[16]

贡榜王朝时期修建的乌本桥大佛塔皎多枝佛塔纳加永佛塔留存至今,城内马哈甘达永僧院英语Mahagandhayon Monastery的“千人僧饭”景观颇为著名,令阿玛拉普拉成为曼德勒近郊重要的短途旅行目的地。

图册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