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波丸事件指在1945年4月1日,日本邮船之客货轮“阿波丸”自新加坡航向日本的途中,在台湾海峡福建福州市平潭县牛山岛附近的海面,被美国海军潜水艇“皇后鱼号”用3颗鱼雷(一说为4颗)击沉之事件。
阿波丸于1943年3月5日下水,其长155米、宽20米、高12.6米、重1.1249万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英美等国家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促使日本将救援物资送到被扣押在东南亚一带的战俘。运载物资的日本货轮阿波丸于1945年2月17日从福冈县的门司港启航,中停高雄港、香港及新加坡港分别卸下了22吨、41吨及562吨救援物资之后,在3月10日到达爪哇岛卸下175吨救援物资,随后驶到新加坡,于3月28日启航接载滞留的其他商船船员、三井物产员工、以及日军和军眷等回国,船上共有2009人。阿波丸事前获得美国同意放行,并在船上画上绿底白色十字图案,但是由于美军传令失误,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并没有收到放行命令。1945年4月1日,皇后鱼号用雷达发现了阿波丸,认为它是日军军舰而将其击沉,人员与物资同时没入大海,只有三等厨师下田勘太郎一人被皇后鱼号救起。船上物资包括锡矿与橡胶,也有传说包括钻石、黄金、银。日军曾就此事向美国提出抗议,但美方将皇后鱼号的船长交由军事法庭判决解决事件。[1][2]
1972年尼克森访华前后,有一美国私人团队声称掌握了沉船正确位置,要求参与打捞阿波丸的工作,但中国政府以沉船位于中国领海(距离领海基点牛山岛11海里)为由拒绝。尼克松作为访华的礼物告诉了中方具体的方位。[1]
1976年中,开始筹划打捞阿波丸的航海、工程、军事战备掩护的计划。1977年1月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签署了海军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和交通部部长叶飞签发的海军与交通部关于打捞阿波丸沉船的请示报告。由此,该工程取代号为“7713工程”。[3]1977年4月5日,国务院以(1977)36号文件正式批准了海军和交通部的联合请示(7713工程),同意由福州军区统一指挥,交通部和海军联合打捞阿波丸号沉船。有关方面多次召开会议,对打捞力量的组织,兵力掩护和海上警戒,打捞组织指挥,后勤保障打捞设备研制等问题,做了精心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对“阿波丸”沉船进行联合打捞。由于出事地点接近中华民国控制的乌坵,为了避免引起争端,打捞期间还安排了军事兵力掩护。1977年7月、8月,海军岸防导弹部队[4]、空军地对空导弹部队[5]进驻平潭岛战备值班。为保证打捞工作的安全,海军部署东海舰队所属舰艇部队负责海上作业区的巡逻警戒,组织海军舰艇部队对沉船海域进行反复的扫海和探测,对沉船进行了精确的定位。海军还决定,每年从海军北海、东海、南海舰队中抽调120名潜水员、20名潜水军医、10名工程技术人员,抵平潭岛作业船队进行轮流作业。海军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平潭岛和牛山海域进行了现场调研,与福州军区商定了有关兵力指挥等一系列问题,切实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为接待交通部上海救捞局的工作人员,在平潭县城下埔街城关中学旁边短时间内建起了一座招待所名曰“7713”,现为平潭县的7713街区。
1977年5月1日,发现“阿波丸”沉船位置,已断成两段,埋入海底泥中9至11米。该处水深在70米。在70米深的海底潜水作业,需要复杂的饱和潜水与减压技术才能避免潜水员罹患减压病。J101号,J503号船,上海救捞局沪救3号船,共有600多名潜水员潜水3604人次,水下切割2379.1平方米,水下爆破650次。1980年,海军“J503”号打捞船完成了拆解沉船首段的任务,穿引了船底4道共14根钢缆,上海救捞局的“大力号”海上自航浮吊船将首段一举吊浮,并拖抵平潭岛娘宫锚地搁上浅滩。捞起锡锭、橡胶、水银、铌钽、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资共5418吨,其中捞获锡锭2472吨,总价值5000多万元人民币。[6]另外还打捞起日本人的尸骨368具,1979年7月、1980年1月和1981年4月,在上海以中国红十字会和交通部上海救捞局名义,分三批向日本移交了捞起的死难者遗骨和遗物。
曾经有人推测失踪的北京人头骨也在此船上,但至今尚未证实。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