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卜·本·奥斯·本·哈里斯·塔伊(阿拉伯语:حبيب بن أوس بن الحارث الطائي,804年—845年?[1]),以阿布·塔马姆[2](阿拉伯语:أبو تمام)之名闻名于世,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叙利亚诗人,原为基督徒,后为逊尼派穆斯林。
生平
阿布·塔马姆生于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附近、太巴列湖东北方的一个叫贾塞姆(阿拉伯语:جاسم)的村镇,其父是一位非阿拉伯血统的商人,本名塔杜斯(阿拉伯语:تدوس),信奉基督教[3],可能是希腊人。
阿布·塔马姆幼年时随父亲迁居大马士革,当过织布工人,后又迁居霍姆斯,并在那里写下了第一首讽刺诗,从此显露出创作诗歌的才能。
阿布·塔马姆17岁时前往埃及首府开罗,可能迫于生计。他在一座清真寺内当杂役,并皈依伊斯兰教逊尼派,改父名“塔杜斯”为“奥斯”,并归属塔伊部落。在当时,清真寺是学者和求学者云集之所,他在工作之余,通过勤奋自学,熟练掌握了阿拉伯文学以及伊斯兰教的经训、教义。
在埃及,阿布·塔马姆首次以诗人的身份出现,但过得并不好,因而回到大马士革,又去了摩苏尔(今属伊拉克)。后来他到亚美尼亚(当时是阿拔斯王朝统治下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拜访总督,得到了很好的资助。833年以后他大多在帝国京城巴格达的哈里发宫廷内,马蒙时受聘为御用诗人,得以专心创作,但并不得志。穆阿台绥姆执政时对他倍加尊崇,但他仍然不断到汉志、呼罗珊和阿塞拜疆等各地游历,拜师求学,为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在呼罗珊期间,他与塔希尔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拉·本·塔希尔·呼罗珊尼相交甚欢。大约在845年他遇到了布赫图里,后者拜他为师,后来也成为一名大诗人。阿布·塔马姆大约于845年在摩苏尔去世。[4]
作品
阿布·塔马姆编选过多部诗集,有两部传世,分别是《坚贞诗集》(حماسة,或译“激情诗集”[5])和《辩驳诗集》(或音译为《穆法德勒诗选》)。其中,《坚贞诗集》影响最大,也是诗人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阿拉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集之一。相传,该诗集是诗人在哈马丹(今属伊朗)的阿布·瓦法·本·阿比·萨拉迈家中编撰完成的。当时他去呼罗珊拜访塔希尔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拉·本·塔希尔·呼罗珊尼,归途中被大雪困在哈马丹,就住在阿布·瓦法家中,而主人家里有一间非常棒的图书馆,诗人得以博览群书,以便编撰诗集。[6]该诗集收录了伊斯兰史前至阿拔斯王朝近四百年间的优秀诗篇882首,分为10大类,各类均有主题。后来他的学生布赫图里也编撰了一部同名的诗集。
由于阿布·塔马姆编撰的诗集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己做的诗歌如今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但在当时,诗人自己的诗也享有很高的声誉。诗人深受希腊哲学影响,形式上沿袭阿拉伯古诗风格,以长律为主,语言纯正,辞藻华丽,且富于哲理。在题材上,其作品多歌颂王公贵族的功德及战争,兼长写景。例如描写伊斯兰圣战的长诗《阿穆里耶战役》,即取材于838年阿拔斯王朝军队攻占拜占庭帝国重镇阿莫里昂(阿拉伯人称“阿穆里耶”,今属土耳其)一役,详细描述了战争的经过,并对穆斯林军队的战功加以颂扬。[7]
阿布·塔马姆的诗是对当时普遍流行的以口述传承为基础、多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阿拉伯诗歌的一种风格上的突破。这些诗在风格、品味和待物上都称得上是杰作,并且反映出阿拔斯时期普遍流行的穆尔太齐赖派哲学的影响。 [8]
同为叙利亚诗人的阿多尼斯认为,阿布·塔马姆“开创了一种通过语言创造世界的诗歌,他把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比作恋人关系,把作诗比作做爱。”[9]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