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或者髑髅、骸骨(英语:skeleton),是指没有毛发和皮肉的死人骨骼[1][2],历史上骷髅是死的象征,[3]常被借指鬼[4][5]或死神。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可参照日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7月16日) 此条目内容疑欠准确,有待查证。 (2023年10月4日)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3年10月4日) 教学用的真人骷髅黑死病时期所绘骷髅死亡之舞 骷髅也用来形容瘦成皮包骨的人。[6] 鸟山石燕‘今昔画图续百鬼’的“骸骨”妖怪 作为符号 德国 主条目:骷髅 (德国) 骷髅在德国是很古老的符号,最早出现在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禁军骑兵。在1808年成为军队制服标志。党卫军帽上有骷髅标志。 骷髅旗 主条目:海盗旗 故事或历史中的海盗会挂海盗旗来威吓对手降伏,也有代表不降即格杀勿论,或者夸耀自己不怕死的勇气。 相关文化和文学 白骨夫人 骨女 饿者髑髅 手负蛇 化鲸 目竞 狂骨(日语:狂骨) 狂骨之梦 参见 骨骼 骷髅画:表示有毒物质或海盗的标志。 骷髅会 骨头 死神 化石 骨器 尸体 骷髅 (怪物)(英语:Skeleton (undead)) 骷髅总队 骨架化,死后变成骨头的过程。 参考来源 [1]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其女 月孛 有骷髅骨,击之敌头即痛,二日死。” [2]《西游记》第二七回:“ 唐僧 大惊道:‘ 悟空 ,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3]村上ほか (2000),第54页. sfnp模板错误: 无指向目标: CITEREF村上ほか2000 (帮助) [4]清 杜岕 《烈哉汪氏妇》诗:“唯有江水汤汤似鼓鸣,黄昏月黑骷髅语。” [5]《红楼梦》第九三回:“见了无数女子,说是都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 [6]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未哩,才瘦到眉眶,少不的要眼儿深,鼻儿高,齿儿空,唇儿旷也,才算个病骷髅。”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