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辛宪英(191年—269年),名不详,字宪英,颍川阳翟人,三国时代女性,曹魏卫尉辛毗之女,河内太守辛敞之姊。辛宪英是汉晋间望族泰山羊氏的家族成员,丈夫是泰山郡太守羊耽,她亦是东汉“悬鱼太守”羊续的儿媳妇,西晋太傅羊祜的叔母。生平见载于《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羊耽妻辛氏传》。其外孙夏侯湛亦为其撰写传记《羊太常辛夫人传》,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曾于《辛毗传》中加以引用。
辛宪英为人聪明有才,善于鉴人知事。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后来曹丕得立,曾经喜极失态,抱着辛毗的颈说:“辛君您知道我有多么喜悦吗?”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要诛除曹爽,因曹爽已离开了洛阳而紧闭洛阳城门。大将军司马鲁芝带领曹爽的家兵斩关夺门逃走,当时辛宪英的弟弟辛敞为大将军曹爽担任参军,留在洛阳城中,鲁芝便呼召辛敞同去会合曹爽。辛敞畏惧于形势,不知所措,便向辛宪英请教。辛宪英说:“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的判断,太傅(指司马懿)是被逼这样做的(指发动政变)!明皇帝(即曹叡)驾崩之前,曾把著太傅的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对其遗言记忆犹新。曹爽与太傅同受明皇帝顾命,但曹爽独专权势,以骄奢的态度行事,对王室可说是不忠,于人伦道理亦可谓不正直。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而已。”辛敞追问:“那此事可成么?”辛宪英回答:“怎会不成功?曹爽的才能不是太傅的对手。”辛敞便说:“那么我可以不离城而去吗?”辛宪英说:“怎可以不去?职守是人伦的大义,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尚且会体察怜恤;如今你为人做事却弃下自身责任,是不祥之事,不可以这样做。至于要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为亲信的职分,你不是曹爽的亲信,只是出于跟随大众的责任而已。”辛敞听过姐姐的分析后,便随鲁芝出关离城。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亦放过了辛敞,辛敞便感触说:“如果我不是与姐姐商量,便几乎做出了不义之举。”
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回中,亦记载了辛宪英分析司马懿对付曹爽及劝弟尽忠职守之事[1],更有诗句赞颂:“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今千载颂高风。”[2]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锺会担任镇西将军,辛宪英询问侄儿羊祜:“锺士季(锺会,字士季)因何出兵向西?”羊祜答:“是为了要灭蜀啊。”辛宪英便说:“锺会处事恣意放肆,这不是长久为人下属的态度,我恐怕他会有异志啊。”羊祜不敢多议,便劝辛宪英:“叔母请勿说太多了。”后来锺会征羊耽与辛宪英之子羊琇担任参军,辛宪英忧虑地说:“那时候我见锺会出兵,虽然忧虑,但也只是为国而忧而已。今日祸难将会牵涉到我的家族,而且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实在不得不阻止了。”羊琇便向司马昭极力请辞,可是司马昭却不愿接纳。辛宪英无奈之下只好向羊琇说:“此事必须实行了,你要留心!古时的君子,在家则奉孝于双亲,出外则为守节于国家,担任职务时要慎思你的责任,面对义理时则要慎思你的立场,不要让父母为你感到忧虑。军旅之间,最能令你顺利的,只有仁恕的态度而已!你必须要谨慎留意啊!”结果羊琇在征蜀之役至锺会叛变之时仍能保全自身。
辛宪英为人悭俭,侄儿羊祜曾赠送华丽名贵的锦被给她,宪英却嫌礼品太过华贵,不舍得浪费糟蹋,于是把锦被翻过来盖。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世,享寿79岁。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