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女性

出生時被認爲是男性,自我認同為女性的人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跨性別女性

跨性别女性,或译跨性别女人[来源请求]跨性别妇女[来源请求]跨性女[来源请求]跨女(英语:Transgender woman,或Trans woman),也称为男跨女(英语:Male-to-Female,或MtF; MTF),是指出生时指定性别为男性的女性。跨性别女性拥有女性性别认同,并可能会经历性别不安[2]并且进行性别转换;该过程通常包括性别肯定激素治疗(GAHT),有时还包括性别肯定手术。正如顺性别女性一样,跨性别女性也可能拥有任何性取向

事实速览 分类, 缩写 ...
跨性别女性
Thumb
梅拉·哈比扬(Mela Habijan),2020年全球跨性别小姐英语Miss Trans Global冠军
分类
缩写
  • 跨女
  • MtF
其他术语
相关术语
关闭

跨性别女性这个术语并不可以与变性人女性或者药娘通用,尽管这两种词汇通常存在交互使用[来源请求]。“跨性别”是一个伞式术语,包括各种与指定性别不相同的族群[3],也包括变性人

跨性别女性可能经历过性别不安,这是由于她们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赋予的性别(以及相关的性别角色或主要和次要性别特征)之间的差异而带来的痛苦[4]

性别肯定疗法包括社会转变或医疗转变。社会转变可能包括更改姓名发型服装风格和/或与性别认同相关的代词[5]。跨性别女性可能会进行性别转换。其中医疗性别转换通常包括女性化激素疗法,促使女性第二性征乳房、体脂重新分布、腰臀比降低等)的发育。此外还可能包括一项或多项女性化性别肯定手术,包括阴道成形术(重建阴道)、嗓音女性化手术英语feminization laryngoplasty(提高声调)或面部女性化手术(使脸型和五官女性化)。激素疗法加上社会转变以及性别肯定手术三者结合可以减轻性别不安的痛苦[6][7]

跨性别女性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面临严重歧视,其中包括就业、住房、就学等,并且面临身体暴力、性暴力以及仇恨犯罪。这包括来自伴侣的暴力。在美国,身为少数族裔的跨性别女性由于身处跨性别恐惧种族歧视交叉处,她们所遭受的歧视尤其严重。

术语

“跨性别”一词是一个伞状术语,囊括了所有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与出生时的指定性别不符的人[8]。跨性别女性有时也被称作MtF(英语中male-to-female的缩写),指所有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但认同并作为女性生活的人[9]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英语:transfeminine)相比“跨性别女性”更为广泛,指所有以女性身份或性别表达为主的指定男性跨性别者。这当中包含了跨性别女性,也包括那些性别认同部分上是女性,但并非完全是女性的指定男性非二元性别人士[10]

药娘中国大陆网络用语,指通过激素疗法来维持女性特征的跨性别女性。相比跨性别者MtF而言,一些接受了激素疗法或性别肯定手术的年轻跨性别女性更喜欢被称作药娘[11][12]。对于最终目的一般是通过性别重置手术获得符合心理预期的身份并使取得合法身份的跨性别女性,该词可指进行性别重置手术前的过渡阶段,即进行女性化激素疗法的阶段。

在其他国家

Thumb
Kathoey在芭提雅表演

在一些拉美国家,单词travesti英语Travesti (gender identity)有时指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但发展出女性性别认同的人。在该地区,“travesti”的使用早于“transgender”;它与“trans woman”的区别存在争议,且会因语境而异,有人认为它相当于“第三性别”[13][14]

Thumb
神秘的水(Papa Moe)一幅由Paul Gauguin于1893年绘制的油画,它描述了一个māhū塔希提的瀑布里的喝水[15][16]

在泰国,kathoey指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尽管“跨性别”这个词一般很少用于指称这一群体[17]。该词语有时被翻译为“女雄[18]。大部分泰国女性倾向跨性别者会指认自己为女性,或“另一种形式的女性(phuying praphet song)”[19]

夏威夷族塔希提人之间,māhū英语māhū是具有第三性别精神和社会角色的人[20]。该群体曾在历史上仅接受指派性别为男性的群体,但现在可指称很大范围的性别认同[21]。该单词经常被用于贬义,类似于“人妖[22]

性取向

跨性别女性的性取向非常不同且多样化[23][24][25][26]。美国一项对大约3000名跨性别女性的调查显示,只有23%自认为是异性恋,其中31%为双性恋,29%为女同性恋,7%为无性恋,7%为酷儿(可能为尚未确定自己的性倾向,或自认性倾向流动,或作为拒绝标签的一种态度),2%为“其他”[27]。欧洲一项历时12个月的调查显示,欧洲跨性别女性中22%为异性恋,10%一般只喜欢男性,3%基本喜欢男性,9%为双性恋,7%基本喜欢女性,23%一般只喜欢女性,20%为女同性恋。意大利在2013年一项较小规模的研究显示,82%的跨性别女性为异性恋[28]

在一些对性别重置治疗管理较严格的国家,存在跨性别女性为了获得治疗机会而伪装性取向为异性恋(喜欢男性)的情况。

跨性别女同性恋(英语:Trans Lesbian[注 1]),简称“跨拉”,即为出生时性别指定男性性别认同女性性向认同女性向的女同性恋者。

性欲

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跨性别女性和顺性别女性的性欲并没有统计学上显著的差异[30]。就跟男性一样,女性性欲被认为与血清睾酮水平相关[31][32][33][34]但有争议[35],但2008年的研究发现在跨性别女性中没有这样的相关性[30][36]。2014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62.4%的跨性别女性在接受了性别重置疗法后性欲降低[37]

医疗护理

性别肯定疗法

对跨性别女性的性别肯定疗法包括女性化激素疗法跨性别语音疗法性别肯定手术(通常指阴道成形术,但也可能包括嗓音女性化手术英语feminization laryngoplasty睾丸切除术面部女性化手术隆胸手术外阴成形术英语Vulvoplasty[38]

女性化激素疗法

女性化激素疗法是一种激素疗法,旨在将人的第二性征从“男性化”转变为“女性化”。女性化激素疗法通常包含雌激素抗雄激素孕激素GnRH类似物英语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modulator的混合用药[2][39],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雌激素配合抗雄激素[40][41]。女性化激素疗法可以引起包括乳房发育、皮肤软化、身体脂肪重新分布至女性化脂肪分布英语Gynoid fat distribution肌肉萎缩英语Muscle atrophy和情绪变化等影响。

跨性别语音疗法

一些跨性别女性可能会尝试通过跨性别语音疗法来让自己的声音更女性化,因为激素治疗对跨性别女性的声音影响很小。嗓音训练(在跨性别的语境下)的目的通常是改变基本频率共振频率发声模式,使其更接近顺性别女性的声音[42]。这可以通过嗓音训练或手术(包括嗓音女性化手术英语feminization laryngoplasty)来实现。多项研究表明,嗓音治疗通常可以提高患者的嗓音满意度,并增强听众对其女性声音的感知[43][44]

性别肯定手术

跨性别女性在性别转换过程中可能会接受各种性别肯定手术。这些手术可能包括阴道成形术外阴成形术英语Vulvoplasty睾丸切除术隆胸手术面部女性化手术[45]

生育能力

虽然这种关系尚未完全清楚[46]女性化激素疗法似乎会降低产生精子的能力[47]。研究表明,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个体的总精子数量比未接受激素治疗的男性要低[48]。停止激素替代疗法与生育能力的恢复有关[49][50]

把睾丸塞入体内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精子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精子过早死亡[51][52][53]

跨性别女性可以选择自慰睾丸精子提取英语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进而通过精液冷冻贮藏进行生育力保存英语Fertility preservation[46]

处境

歧视

跨性别女性和其他所有跨性别者和非常规性别人士一样,面临着歧视恐跨等巨大的困难[27]:8。这其中那些不能“过关英语Passing (gender)”,不被视为顺性别者的人所面临的困难则更为艰巨[54]威廉姆斯研究所英语Williams Institute2015年的一项调查中,27,715名跨性别受访者中,不被家庭接受的人中有52%的人曾尝试自杀,而在调查的前一年中有64.9%的人曾遭到身体攻击[55]

一项基于约3000个在美国生活的跨性别女性的社会调查的总结报告“全国跨性别歧视调查报告”[56],显示跨性别女性:

  • 36%的人因其性别认知因素而失业。
  • 55%的人在租屋时受到歧视。
  • 29%的人被剥夺了升迁机会。
  • 25%被拒绝医疗护理。
  • 60%的跨性别女性已无家可归
  • 当展示与自己的性别不一致的身份证件时,33%的人曾受到骚扰,3%的人曾被殴打。
  • 20%的人曾遭到警察的骚扰,6%的人遭到过军警的暴力侵害,3%遭到过军警的性侵。 25%曾被普遍视为不敬于警察。
  • 处在关押状态的跨性别女性,40%曾被囚犯骚扰,38%曾被工作人员骚扰。 21%的人曾被殴打,20%曾被性侵。

美国全国反暴力计划联盟(American National Coalition of Anti-Violence Programs)关于2010年发生的针对LGBTQ的暴力的调查报告发现,27名因其LGBTQ身份遭到谋杀的人中,44%是跨性别女性[57]。非白人跨性别女性因身处种族歧视和跨性别恐惧的交叉,她们遭受的歧视尤其严重。例如,混血、拉丁裔、非裔和美国原住民跨性别女性在监狱中遭受性侵犯的可能性是白人跨性别女性的两至三倍以上[58]

朱莉亚·塞拉诺在她Whipping Girl一书中,将跨性别女性所遭受的独特歧视称为“厌跨女症[59]

医疗

激素治疗

跨性别女性普遍需要激素治疗,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取包括激素治疗在内的跨性别医疗非常困难。北京同志组织2017年一份报告称其2060名受访跨性别者中,62%的人有激素治疗的需求,其中跨性别女性有激素治疗需求的比例为88%,高于跨性别男性性别酷儿;可这部分人中有71%的人认为获得安全、可靠的激素类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进行激素治疗是“困难”、“非常困难”或“几乎不可能”的。调查中接近50%有激素治疗需求的跨性别者从未获得任何激素治疗。因此相当一部分跨性别者会采取非正规途径获取相关激素类药物。2017年调查时受访者中66%的人通过网络药店获取过激素类药物[60]。2022年12月1日,中国药监局正式禁止网络销售环丙孕酮雌二醇女性化激素疗法最基本的药物[61][62]。激素药物获取的困难不仅限于中国。BBC于2020年报道称英国一部分跨性别者需要等候三年才能和性别认同诊所的医生第一次会面[63]

性别肯定手术

北京同志组织2017年的调查发现,51%的跨性别者有性别肯定手术的需求,其中跨性别女性有手术需求的达77.8%,高于有手术需求的跨性别男性和性别酷儿的比例。但有此需求的跨性别者当中总体仅有14.8%的人接受过性别肯定手术;这是由于在中国获取手术的阻碍十分巨大[60]

媒体中的跨性别女性

在21世纪以前,电视、电影、新闻以及其他形式的媒体中的跨性别代表人物很少。早期主流媒体对于跨性别女性的现实和虚构描述几乎总是依赖于常见的桥段和刻板印象[64]。不过,随着跨性别权益运动的发展,媒体中对于跨性别者的描绘也随之变得更普遍和正面。例如,金星(中国舞蹈家)、沃卓斯基姐妹(导演《黑客帝国》三部曲)、杭特·薛佛(出演HBO影集亢奋)、金·彼特拉斯(德国歌手)等人都是21世纪知名的跨性别女演员或明星。

注释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