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
中國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季平(1945年7月20日—),男,甘肃平凉人,中国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前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校友。画家赵望云之子。
生平
赵季平的家庭堪称艺术世家,父亲赵望云为画家,是长安画派的领袖,兄赵振川、赵振霄分别为画家、大提琴家[1],子赵麟亦为作曲家。[2][3]
赵季平1945年7月20日[4]生于中华民国河北省束鹿县(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辛集市)。12岁时报考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因父亲被归类于“右派”而未能通过政治审查。后于15岁时仍考入该校作曲系,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潜心研究国乐。文革结束后,赵季平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读,1984年时为电影《黄土地》配乐,1987年又为《红高粱》配乐而知名。[1]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8年至2015年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2009年12月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5]。
作品
他为诸多影视作品配乐作曲,包括:
- 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五个一工程入选”)
- 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
- 《第一交响乐》(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 《第二交响乐 - 和平颂》
- 《第三交响乐 - 风雅颂之交响》
-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其他
- 1985年起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 1991年起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曾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和陕西省八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职务。
- 2004年当选陕西文联主席。
-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担任主席团成员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