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诺基亚贝尔实验室(英语:Nokia Bell Labs,简称贝尔实验室),是美国的一个科技研究机构,总部位于新泽西州联合郡的莫瑞山,最初是贝尔系统内从事包括电话交换机、电话电缆、半导体等电信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机构,后来陆续易主。射电天文学、晶体管、激光、光伏电池、电荷耦合器件、信息论、Unix以及C语言、C++和S语言等皆由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首先开发;在贝尔实验室的11位工作者获得九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有两位华人[1],包括:1997年获奖的朱棣文及1998年获奖的崔琦[2]。
1925年,当时AT&T总裁华特·基佛德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成立了一个叫做“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的独立实体。 AT&T和西方电子各拥有该公司的50%股权[3]。
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基础研究、系统工程和应用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从事电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行为科学和程序设计理论。系统工程主要研究构成电信网络的高度复杂系统。开发部门是贝尔实验室最大的部门,负责设计构成贝尔系统电信网络的设备和软件。
在AT&T时期,贝尔实验室的研发经费主要来自美国民众缴纳电话费的附加税,所以美国人不需花很多钱就可获取贝尔实验室的专利技术授权,分享贝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4]。
在1940年代初期, 光伏电池由罗素·奥尔开发。
1984年以后,按照美国政府分拆AT&T的协议,从贝尔实验室中分割成立了Bellcore。Bellcore为分拆后的一系列小贝尔公司统一提供研究开发的服务。
1996年,贝尔实验室以及AT&T的设备制造部门脱离AT&T、成为朗讯科技,AT&T保留了少数研究人员成为其研究机构:AT&T实验室。
2002年,发生舍恩学术造假事件,仅2001年在《科学》与《自然》发表四篇论文;隔年丑闻爆发。[5]
2006年,朗讯与阿尔卡特合并为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归阿尔卡特-朗讯。
2016年,诺基亚完成对阿尔卡特-朗讯的收购。贝尔实验室归诺基亚,更为现名。
贝尔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 [6]:
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产生了晶体管、Unix系统和C语言;但是为了公司的电话业务利益,也出现一些创新,比如磁带和答录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