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原慈济宫,俗称丰原妈祖庙,是一座位在台湾台中市丰原区的妈祖庙,始建于清治时期乾隆年间。其旁侧为丰原庙东夜市。[2]
沿革
清代僧人带来观世音菩萨信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丰原慈济宫前身观音亭始建于现址;建物座向为座北朝南,庙埕为地方唱戏或杂耍表演主要场地。[3]
19世纪初改为主祀妈祖,同祀观音菩萨,并改庙名为“慈济宫”。
嘉庆十九年(1814年),庙方于中元节举办盛大祭典,并将祭典剩余款项与先前结余款项用于购置供桌设于神龛前。
咸丰三年(1853年)某夜,庙体毁于看顾庙宇之僧人引发的火灾。同治三年(1864年),林珠发起募款整修庙体。
光绪五年(1879年),社口大夫第主人林振芳发起重建庙体,并另为慈济宫购置庙地,奠定今日规模。慈济宫信徒为感谢其贡献,以徒步方式前往社口万兴宫进香。
日治时期初,慈济宫被征作军队行营、学校教室及学校宿舍。大正元年(1912年),林庆连向台湾总督府申请修缮该庙庙体,历经六年共三任总督方获准许。大正六年(1917年),庙体开始修建,并耗时九年于昭和八年(1933年)方才落成;其间,岸里社张家张丽俊任修缮总理主持修建事务,并聘请陈应彬及来自泉州惠安之著名匠师等进行重修工程。
1935年,墩仔脚大地震发生后当局欲借机进行市街重划,庙体再度陷入将遭拆除之危机;在张丽俊及诸位地方耆老力争之下,庙体获完整保存。[4][5][6]
1974年(民国63年)国立故宫博物院有意在“天下为公”牌坊后方设置一对铜狮,在故宫监制下,由当时正在该院科技室服务的孙超打造三对,分别放置丰原慈济宫、国立故宫博物院及新万仁制药(出资方)的花园厂房园区内。[7]
奉祀神尊
妈祖与千里眼及顺风耳、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神农大帝、关圣帝君、三山国王、注生娘娘、斗姥元君、财神元君、月老星君、太岁星君、文昌帝君、巧圣先师、西秦王爷、华陀先师、福德正神、建庙大德神位等。
主要文物
- 诸位神尊之神像
- 铸造于嘉庆六年(1801年)之香炉
- 庙中匾额、对联等
- 建筑物之构件(如石制窗棂、木制结构体)
下设组织单位
关联人物
大甲镇澜宫第七代住持其满和尚(其法脉为佛教临济正宗)系丰原慈济宫出身,其师为意添和尚。大甲镇澜宫至今仍供奉其满和尚之塑像与莲座牌位(其上有“南院七代圆寂比丘上淇下满严禅师,孝徒觉定、庚钟”字样)。
争议
周边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