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晓亮 (1962年6月—),男,广西合浦县人,生于北京市,中国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1962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化学理学学士学位。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师从物理化学家约翰·道格拉斯·西蒙教授(Prof. John D. Simon),并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2年,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激光光谱学家格雷厄姆·佛莱明教授(Prof. Graham R. Fleming)。
1992年至1998年,就职于美国能源部所属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之环境分子科学实验室(Environmental Molecular Sciences Laboratory)从研究员晋升为Chief Scientist。
1999年,成为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
2018年,全职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2]。
2023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3][4],同年恢复中国国籍,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
父亲谢有畅为物理化学家和化学工程专家,母亲杨骏英为工业催化专家,两人均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谢晓亮是单分子酶学(Single Molecule Enzymology)的奠基人之一,大幅发展改良了单分子荧光显微镜(Single Molecule Microscopy)技术。谢晓亮教授对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pectroscopy (CARS Microscopy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镜)以及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SRS Microscopy 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做出了创造性的巨大贡献,并观察到许多重要结果。其实验室侧重单分子酶学,生物大分子变构机制,单分子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