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梅耶(德语:Theodor Meyer,1882年7月1日—1972年3月8日)是一位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路德维希·普朗特的学生,和可压缩流理论(英文:compressible flow)的建立者。[1][2]

Quick Facts 西奥多‧梅耶, 出生 ...
西奥多‧梅耶
Thumb
出生(1882-03-01)1882年3月1日
 德国下萨克森巴特贝文森
逝世1972年3月8日(1972岁—03—08)(90岁)
居住地德国
国籍德国
母校哥廷根大学
知名于可压缩流
配偶Frieda Büscher
儿女Hannelore Meyer
(1924/03/30 – 1942/08/25)
科学生涯
博士导师路德维希·普朗特
Close

生平介绍

梅耶在青年时期,便开始学习数学物理学,并且很幸运地有机会向这些领域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学习,包括大卫·希尔伯特卡尔·龙格赫尔曼·闵可夫斯基,以及路德维希·普朗特。其中梅耶和普朗特成为了很好的搭档,普朗特对流体力学的直觉以及实验创造了传奇,[3]而梅耶强大的数学天分则让普朗特的研究更上一层楼。[1]

在二十世纪初期,梅耶在哥廷根大学接受普朗特的指导,研究超音速气流理论以及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可压缩流[2][4]具体来说,梅耶发展出了一个理论,有关于超音速气体如何经由斜激波突然减慢速度,以及如何经由现在所说的普朗特-迈耶膨胀扇顺利地加速。[1]最初是普朗特借由纹影法来捕捉上述气体流动的画面,[5] 接着梅耶才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理论。[6] 因此现在取名为普朗特-迈耶函数普朗特-迈耶膨胀扇

我们现在听到普朗特和梅耶总会联想到扩张扇以及在高速气流中的纵波,但却遗忘了他们对斜激波研究的重要贡献。现在关于可压缩流的教科书[2][4]皆只简单介绍了斜激波却没有解释原因。最后一本有好好地阐述普朗特和梅耶的斜激波理论的教科书,已经是在公元1947年,也就是七十几年前了。[7]尽管如此,西奥多·梅耶在1908年发表的博士论文可以说是对整个流体力学最具有影响力的贡献之一。[1]

直到现在,人们对于梅耶在1908年结束博士研究后的生活仍一无所知。我们目前知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德国步兵的初阶军官,[1]并在战争期间的一场壕沟战中受伤,但也因此结识了化学武器之父,同时也是诺贝尔奖得主的弗里茨·哈勃

战后,梅耶试图寻找在理论物理学界的就业机会,但在德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下实在过于困难,普朗特的经济能力也无法雇用他,但梅耶仍替普朗特想建造的超音速风洞英语supersonic wind tunnel设计了拉伐尔喷管[3]。而当时普朗特寻求德国军方的赞助来建造这个先进的空气动力学测试装置,但他并没有成功。

后来,梅耶成为一位工程师以及高中的物理和数学老师。当他在1972年逝世时,享年将近九十岁。然而他在德国巴特贝文森的家人们以及邻居们,没有人知道他和普朗特在可压缩流担任重要的创始者。[1]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