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蛇肉

蛇肉,是主要流行于中国华南墨西哥美国琉球东南亚等地的一种肉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与英澳军在印尼丛林争战激烈,吃蛇肉饮蛇酒成日军嗜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肉消费国,每年消费的蛇肉超过一万吨[1],因蛇常为野生捕获,为此许多珍稀蛇类濒临灭绝。这种食用习惯常受到动物保护组织的谴责。

Thumb
琉球菜伊拉布蛇汤(イラブー汁)

华人地区

广东人自古就吃蛇肉和使用蛇皮,并相信蛇肉有食疗功效[2][3]。蛇肉经常被做成蛇羹、或煮、烤后食用。设计出各种蛇宴,有五蛇龙凤会龙王夜宴龙吟虎啸龙凤始祥等。

香港仍有不少市民,在秋冬时节到蛇肉食肆进食蛇羹或饮用蛇汤进补的习惯[4]

台湾也有吃蛇肉的习俗,台北市华西街夜市曾有许多现场宰蛇的店,但现已式微。

琉球

蛇肉是琉球料理常用食材之一。在冲绳奄美地区,半环扁尾海蛇被称为伊拉布(イラブー),长期以来一直被捕获作为食物,并被视为琉球美食中的珍贵食材[5][6]。当地人会用蛇肉来做菜,亦会将蛇肉烟熏或制成蛇干作保存。琉球菜伊拉布汤日语イラブー汁就是把熏蛇肉或蛇干用文火熬成高汤,并加入蛇肉、岛豆腐(也称冲绳豆腐)、猪肉和海带。传统上伊拉布汤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可有效对抗神经痛、瘀伤、风湿病,并可作为利尿剂,因此该汤作为产后和病后的滋补菜肴在冲绳广受欢迎[7]

琉球人亦有食用另一种叫“本哈布日语ハブ (動物)”(琉球语ホンハブ,学名:Protobothrops flavoviridis,简称“哈布”(ハブ)的毒蛇。在当地,该蛇蛇肉主要会被用作唐扬料理,或是制成蛇酒。其中,哈布酒是一种将哈布浸泡在清酒中并提取部分成分制成的清酒(利口酒)。该酒以奄美大岛和德之岛的红糖烧酒、冲绳的泡盛酒、鹿儿岛的土豆烧酒、冲绳和德之岛朗姆酒蒸馏酒为基酒。它是一种类似于中药蛇酒的蛇酒,被认为是药酒的一种。

欧美

在历史中,欧美的民众只有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才会食用蛇[8]。虽然如此,煮熟的响尾蛇肉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常见的菜肴[9]

禁吃蛇肉

蛇是瑶族畲族的守护神灵,所以瑶族、畲族禁止吃蛇肉。

道教教规规定信徒禁吃蛇肉。

此外,犹太教[10]伊斯兰教亦禁止食用一切爬行动物,包括蛇肉。因此该两宗教盛行的地区没有吃蛇的习俗。

相关条目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