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

项羽的美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虞姬

虞姬(—前202年),又称虞美人,名虞[1]姓虞[2],西楚霸王项羽美人[1][2][3]。与白娘子孟姜女王宝钏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情女[来源请求]

事实速览 虞姬, 国家 ...
虞姬
虞姬像,出自《百美新咏图传
国家楚国
姓名
出生约前230年
婚姻名分侧室(不明)
逝世前202年
亲属
项羽
关闭
更多信息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关闭

生平

虞姬的身世不详,仅知她是项羽身边的美人,常伴随项羽左右。

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四面八方大军合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城南沱河北岸城后村),身陷十面埋伏,兵孤粮缺,夜闻四面楚歌军士气尽失,项羽认为大势已去,帐中酌酒,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4]虞姬唱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5][6]。’

最终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自刎身亡,但史书却没有记载虞姬的结局,后世文艺作品通常设定为虞姬一同自刎殉情

历史记载

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虞姬经常伴于项羽(并未提及死亡原因、司马迁是最接近虞姬年代的史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4]

太平寰宇记》中提到是项羽在败战之际,杀死虞姬:

卷一二八“濠州锺离县”:“虞姬冢在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坟墓

关于虞姬的坟墓,《括地志辑校》中记载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7]但《太平寰宇记》认为是在濠州锺离县东南六十里。《方舆胜览》则写到:“虞姬冢在定远县南,今宿州也有墓,相传是灵璧葬其身,此葬其首。”

虞姬庙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境内的插花山。

《历阳典录》记载:“鲁妃庙在阴陵山之阳,有小山曰插花山,上有庙曰插花庙,又曰鲁妃庙,盖项羽为鲁公,故虞姬称鲁妃也。”[8]

《直隶和州志》书卷四中《舆地志·山川》记载:“阴陵山,州北80里,项王迷道处,上有刺枪坑,为项王立枪点,旁有泽,名红草湖。春夏之交,湖水涨发,弥漫无际,即阴陵九曲泽,泽中有项王村,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围九曲,后人因以为名。”

影响

Thumb
京剧《霸王别姬》塑造的虞姬形象
Thumb
虞姬舞剑图。

虽然历史上有关虞姬的记述不多,但中国文学戏剧小说电影,均对她有深刻的描写刻划。

  • 北宋诗人苏辙虞姬墓》:“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破沛公。”
  • 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虞姬)。”
  • 清朝诗人袁枚过虞沟游虞姬庙》:“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五美吟·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 霸王别姬》:京剧的经典名剧,作家李碧华所著的同名小说,更被导演陈凯歌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多个国际电影奖项。
  • 台湾金光布袋戏《战血天道》:借体重生的“血神”,极有可能和虞姬有关。

影视形象

动画形象

游戏形象

舞台剧形象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