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摩國薩摩國(日语:薩摩国〔薩摩國〕/さつまのくに Satsumanokuni */?),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薩州。薩摩国的領域大約相當於現在的鹿兒島縣西部。長官為薩摩守 大寶二年(702年),在該處開始設立了日向國、唱更國。唱更有守護邊境的意義。 唱更國在幾年之後就被改為“薩麻國”,8世紀半之後就被改名為“薩摩國”。
薩摩藩鹿兒島藩 外様 77萬石 薩摩藩(日语:薩摩藩/さつまはん Satsuma han */?),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属地,位于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儿岛县全域(含琉球國的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是日本江戶時代僅次於加賀藩的第二大藩。
萨摩萨摩可以指: 行政區劃 薩摩國:過去位於日本西海道的令制國,位於現在的鹿兒島縣西半部。 薩摩藩:過去日本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的藩之一,位於現在的鹿兒島縣。 薩摩郡:位於日本鹿兒島縣的郡。 薩摩町 (1954年-2005年):過去位於日本鹿兒島縣西北部的行政區劃,已於2005年合併為現在的薩摩町。
島津氏有不少分支。其家紋丸十字後成為鹿兒島市市章。 從守護職成為戰國大名,也是江戶時代的外樣大名(薩摩藩藩主)。家族全盛期時以薩摩國為中心統治南九州。初代當主島津忠久是薩摩國、大隅国及日向国3国守護、亦出任越前国守護。鎌倉時代起家族開始發展,在越前、信濃、駿河、若狹及近江出現了島津氏的支流,他們被稱為越
慶長琉球之役慶長琉球之役,又稱薩摩入侵、島津入侵、琉球征伐、琉日戰爭、己酉倭亂、己酉薩摩之亂等,指的是1609年日本九州岛南部的薩摩藩征伐琉球国的事件。這次戰役使琉球成為薩摩藩的附庸國,直到明治初年琉球被废藩设县為止。 琉球國處在中國與日本之間,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根據《中山世譜》的記載,琉球除同中國有朝貢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