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Collection薄雲號驅逐艦(日语:薄雲 (吹雪型駆逐艦))、伊47號潛水艦(日语:伊号第四十七潜水艦)和松號驅逐艦(日语:松 (松型駆逐艦))。同時也可在前段作戰通過打撈獲得迅鯨號潛水母艦(日语:迅鯨 (潜水母艦))和第四号海防艦(日语:第四号海防艦)。在突破後段作戰的三張地圖後可分別獲得美国海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吹雪型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日语:吹雪型駆逐艦/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底下所建造的艦隊型驅逐艦。 在計劃時期被稱為特型驅逐艦(とくがたくちくかん),源於1924年在艦政本部內設立的「特型驅逐艦對策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立目的是要滿足艦政本部就「新型驅逐艦」的各種苛刻要求。
東雲號驅逐艦 (吹雪型)1941年12月17日戰死 吹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一號艦 白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二號艦 初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三號艦 深雪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四號艦 叢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五號艦 薄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七號艦 白雲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八號艦 磯波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九號艦 浦波號驅逐艦,吹雪型驅逐艦十號艦
朝潮型驅逐艦朝潮型驅逐艦(日文:朝潮型駆逐艦/あさしお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Asashio class destroyer),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艦級,是大型化量產型驅逐艦的基礎。朝潮型共有10艘同型艦。 朝潮型為1934年第二次補充計劃中規劃的10艘大型驱逐舰 。基於裁军条约限制建造的中型驱逐舰(初春型
初雪號驅逐艦 (吹雪型)吹雪型驅逐艦」的三號艦。於舞鶴工作部(日语:舞鶴海軍工廠)動工,在1929年至1943年間服役。其命名繼承自神風型驅逐艦(日语:神風型駆逐艦_(初代))的同名艦,是第二艘被命名為「初雪」的戰艦。其名字戰後由海上自衛隊的初雪级護衛艦的一號艦繼承,目前該艦已經於2010年退役。 吹雪型驅逐艦是日本海軍在簽署《華盛頓海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