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邦达(1699年—1769年),字孚闻、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1/%E8%91%A3%E9%82%A6%E8%BE%BE%E4%B8%89%E5%B8%8C%E5%A0%82%E8%AE%B0%E6%84%8F%E5%9B%BE%E8%BD%B4.jpg/640px-%E8%91%A3%E9%82%A6%E8%BE%BE%E4%B8%89%E5%B8%8C%E5%A0%82%E8%AE%B0%E6%84%8F%E5%9B%BE%E8%BD%B4.jpg)
生平
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七岁中秀才,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选庶吉士,乾隆二年(1737年)散馆授编修,参与编纂《石渠宝笈》。乾隆三十一年,上谕命吏部尚书讬恩多、兵部尚书陆宗楷、工部尚书董邦达,俱在紫禁城骑马。官至礼部尚书,能画山水,取法元人枯笔,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合称“古今三董”。代表作《烟磴寒林图》。卒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谥文恪。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