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毅(1907年8月8日—1997年10月31日),原名万允和,字顷波,男,满族,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万毅 万允和[1]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
任期 1959年4月—1959年9月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字 | 顷波 |
出生 | 1907年8月8日 清朝奉天省金州四十里堡村(日租关东州) |
逝世 | 1997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 (90岁)
籍贯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
民族 | 满族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配偶 | 郑怡 |
著作 | 《万毅将军回忆录》 |
获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
服役 | 东北军 国民革命军 八路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服役时间 | 1925年-1959年 |
军衔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 |
学历
|
万毅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田地被日本人以修公路为由占据,1914年随父母移居金州县城,先后入金州公学堂、私塾读书3年。早年曾在大连一家钱庄当童工,后在奉天省财政厅征榷科当雇员。1925年3月,考入东北军军士教导队第四期步兵科学习。半年后毕业,经同学介绍,到天津的东北陆军第一、第三联军司令部副官处文书股当上士,不久调任少尉、中尉兵站员。1926年春,万毅通过考试被录用在第三、第四方面军(司令张学良)副官处任少尉副官。他先后任中尉、上尉、少校副官、少校军械官等职[2]:185。
1928年年底,经过黄显声点拨,万毅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学习。1930年6月,万毅在东北陆军讲武堂以名列该期学员考核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张学良奖给的怀表一块、指挥刀一把。随后被分配到东北陆军第二十旅担任少校团附,加入中国国民党[3]。1930年11月,张学良就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万毅随同去南京,任张学良临时副官处的副官。此后,改任张学良卫队统带部步兵总队第三队一营少校营长。九一八事变后,随部队撤入关内。1933年,改任东北军105师二旅四团营长[2]:186。
1934年,随军到鄂豫皖地区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担任三旅七团中校团附。1935年8月,到陕甘地区被任命为驻骑兵第三十五师联络参谋。在此期,万毅结识中共组织派赴东北军进行统战工作的刘澜波等人,开始同情中共革命主张。1936年1月起,任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中校团长,是当时东北军最年轻的团长[2]:187(1933年3月吕正操升任团长间更为年轻)。同年加入抗日同志会,11月任第627团的抗日青年团荣誉团长,支持和掩护中共党员在该团秘密开展工作[2]:190。西安事变中,万毅率部向渭南前线开进,准备抵御国民政府进攻西安的军队。1937年2月,被军长缪澄流怀疑为共产党员而被关押[2]:191。
1937年10月获释后,任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112师第672团上校团长,投身江阴要塞保卫战[4]。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全团战没,只身幸免。1938年1月,任第112师第334旅第667团上校团长[2]:193。春节过后,经刘澜波介绍,张文海、谷牧奉中共中央长江局委派,考察发展万毅入党问题。同年3月,经张、谷二人介绍,万毅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5]。之后,随部队进驻连云港地区。从5月至7月,率部在孙家山进行了阵地防御和反突击战。并与第672团一起进行了大桅尖战斗。两次战斗击退了日军的进攻,给日军以极大打击,保卫了连云港[6]。同年10月中旬,又转战苏皖地区,袭击了合肥机场。12月,率部夜袭宿迁城[7]。
1939年3月,万毅随五十七军抵达鲁南,开展对日游击战争。1940年春,担任第111师第333旅代旅长[2]:197。1940年夏,因李亚藩(原为缪澂流的副官长,后任日本支持的兴亚建国军鲁苏地区总司令)勾引,333旅666团1营2连连长王明德、机枪连连长郝继贤率领两个连投向赣榆县桃林镇的伪军。缪澂流乃同第57军副军长朴炳珊决定和日军讲和,通过与日军鹫津师团谈判,1940年9月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防共密约。万毅和师长常恩多闻讯,于同年9月22日率部发动“九二二锄奸”,扣押了副军长朴炳珊以下全体人员,缪澂流逃脱[8]。
1941年2月17日,被第111师第331旅旅长孙焕彩逮捕,关在鲁苏战区监狱[2]:200。1942年8月,在蒋介石密令处决的前夕,从监禁地逃出,进入中共山东根据地,找到党组织中共中央山东分局。8月3日,常恩多与郭维城发动东北军111师脱离国民革命军建制,改称“东北挺进军”。由于事前缺少组织,部队陆续哗变。常恩多在率领剩余部队向八路军根据地开进的途中病逝。9日,部队进入山东根据地,仍称第111师。万毅被山东分局派往这支投共队伍,负责领导改造这支旧军队的工作,任代理师长[9],郭维城任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10月,111师正式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万毅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山东分局原书记朱瑞称赞他是“不死的吉鸿昌”[10]。依照毛泽东《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的报告中关于选举东北干部的意见[11],万毅当选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2]。
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挺进纵队司令员,奉命由山东率先开赴东北[2]:208,指挥所部“清匪反霸”、发展武装,克服天寒地冻、缺衣少粮、武器弹药不足等困难,连续转战于南起沈阳、北至吉林、长春,东起通化,西至法库广大地区,至1946年初使所部由初入东北时的3500余人迅速发展到14000余人。1946年1月起,任中共吉辽省委副书记、吉辽(东满)军区副司令员、第七纵队司令员。1946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领部队先后参加四平战役、三下江南战役[2]:213。1947年5月,改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在东北1947年夏季战役中,同司令员李天佑指挥第一纵队攻占公主岭等地,随后进攻四平失利[13]。1948年3月,指挥部队再次进攻四平,最终攻占四平。
1948年3月,在辽阳地区成立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万毅任司令员,刘兴元任政治委员,吴瑞林任副司令员,唐凯任副政治委员,下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师[14]。9至10月间,第五纵队参加辽沈战役,先在彰武东南及西南地区阻击国军廖耀湘兵团西援锦州,尔后协同兄弟部队围歼廖兵团于黑山以东地区。194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五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万毅任军长。11月至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攻克昌平、沙河,继而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攻占国军供应基地丰台,同兄弟部队一道完成对北平的包围[15]。1949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2]:223。1950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7月改任东北边防军炮兵司令部司令,10月兼任军委炮兵第一副司令,1951年4月兼任炮兵学校校长[2]:224。1952年8月至1954年9月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53年9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兵器装备计划部部长[2]:225。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当时授衔中将中唯一一名中共中央委员会成员[17]。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再次当选为中共候补中央委员。1958年5月,兼任国防部第五部部长,负责研究特种武器装备[2]:227。9月起,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5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228。同时,万毅还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8]。
1959年万毅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于7月22日发言支持彭德怀的意见书而受株连,被撤销了几乎所有职务(只保留中央候补委员)[19]。1960年4月下放任陕西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60年11月至1966年3月任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1966年3月起任陕西省农林厅副厅长[2]:230。“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1月至1973年11月被关押[2]:231。1977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79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宣布为其平反[2]:232。
1982年,万毅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5年7月起按正大军区职待遇。1985年9月,请退中顾委职务[20]。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