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在神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意思是“一切在神里”,源自希腊语πᾶν pân“所有”, "all", ἐν en“在”和Θεός Theós“神”)[1]是指万物均在之内 但神本身则外在于万物的观念。

简述

Panentheism的词语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克劳泽在1828年所创,为了要将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以及弗里德里希·谢林 (1775–1854)对于神和宇宙的关系,和巴鲁赫·斯宾诺莎提出的泛神论分开[1]。泛神论认为神与万物是一样的[2],而万有在神论认为神和世俗本体上的差异,两者都很重要。

观点

  • 在万有在神论中,宇宙的精神无所不在,同时又超越英语Transcendence (religion)所有的受造物。
  • 泛神论认为“万物都是神”,万有在神论认为神比万物都大。有些万有在神论认为宇宙不过就是神的显现而已。而有些版本的万有在神论认为宇宙包括在神里面[2],就像Tsimtsum英语Tsimtsum教派的卡巴拉概念一样。许多印度哲学的特点也是泛神论及万有在神论[3][4]。不过卡尔建立此概念时,是以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在西方哲学东正教哲学英语Orthodox theology中的相关概念为基础。

类似的观念

汎神论是类似于泛神论的有神论分支,泛神论声称万物的总和就是神,而汎神论声称万物的总和只是神的一部分,如同浪花是大海的一部分[5]。汎神论与万物在神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万物在神论认为万物存在于神之内 而不是神的一部分。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