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位於高雄市內門區的書院及文廟,創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萃文书院是清嘉庆年间于台湾府台湾县罗汉内门里观音亭庄一带(今高雄市内门区观亭里)所设立的书院,日治时期曾作为内门公学校(今内门国小)、内门国民学校观音亭分校场(今观亭国小)的校舍使用,后者之校地亦原为书院之学田。[1][2]二次大战后因政府政策而失去学田、欠缺维持经费,故并入内门紫竹寺,由该寺接管并重建,亦曾做为图书馆之用,[1][2]其后紫竹寺也以书院之名成立“财团法人高雄市私立萃文书院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从事老人养护及日间照顾、居家服务、儿少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3]
萃文书院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高雄市内门区中正路227号之1 |
宗教 | 儒教 |
主神 | 至圣先师孔子、文昌帝君 |
例祭 | 国历九月二十八日祭祀孔子 农历二月二十三日祭祀文昌帝君 |
领导 | 重要人物:游化、黄玉华、萧作文 |
建立时间 |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 |
地图 | |
2018年时该书院一楼是长青俱乐部,为老人活动的场所;二楼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等先贤神位、文昌帝君神像、魁斗星君神像。[1][4]
萃文书院的倡建始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贡生游化等人觉得罗汉内门距离府城读书过远,遂打算于当地兴建书院。[2]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在贡生黄玉华、监生萧作文主事下,迁建书院至紫竹寺西边,工程于隔年(1845年)完工,书院主祀文昌帝君,学生来自今内门区、旗山区、美浓区与台南市新化区等地,书院经费则由学田田租收入、地方仕绅乐捐支应。[1][2]
进入日治时期后,书院曾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重修,明治三十五至四十三年(1902-1910年)充为新成立的内门公学校(今内门国小)校舍,书院亦为就读中等学校以上之学生提供奖学金。[1][2]内门公学校搬迁往内埔后,书院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再次重修,四年后(1940年)书院旁又设内门国民学校观音亭分校场(今观亭国小),该校创立之初亦曾使用萃文书院上课,而校地则原为书院的学田。[1][2]
二次大战之后,因三七五减租与公地放领政策,导致该书院的学田被放领,无法获取维持经费。[1]民国57年(1968年)大殿因风灾而毁损,四年后(1972年)会员集资重建大殿,但施工中又遭到雷击破坏。[1]由于缺乏经费,民国64年(1975年)书院经会员大会通过并入内门紫竹寺,由紫竹寺接续重建及日后管理、祭祀,建筑于民国67年(1978年)完工,耗资约五百多万。[1]
民国75年(1986年)1月时,因当时内门乡未有图书馆,紫竹寺遂于书院内设图书馆,直到民国78年(1989年)8月该寺捐献东侧庙地供乡公所兴建新图书馆为止,原有藏书并转移至新图书馆。[1]民国83年(1994年)5月30日,紫竹寺以书院之名成立“财团法人高雄市私立萃文书院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从事老人养护及日间照顾、居家服务、儿少服务等社会福利事业。[3]
书院于创始之初主祀文昌帝君,战后向政府办理寺庙登记时则改以孔子为主神,从祀文昌帝君;民国72年(1983年)登记宗教别为儒教。[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