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荔枝湾(英语:Lychee Bay)是一个河涌,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泮塘一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是有名消夏游乐地,素有小秦淮之称[1],荔湾区因此而命名。
荔枝湾是西关涌(包括上西关涌和下西关涌)和荔枝涌几条河汊的总称,范围大致为现时中山八路、荔湾湖公园、西郊等一带。其地处西关腹地,毗邻珠江,汇集众多名人、名园故址,是西关大屋、西关小姐、西关五宝、西关美食及粤剧曲艺等岭南广府文化风情荟萃之地,有“小秦淮”、“岭南第一胜景”之美称。
相传在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至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现在的西村为驻地,他在驻地的附近,沿着溪湾种植荔枝及开辟莲塘,这就是荔枝湾的由来。
唐朝懿宗咸通年间,岭南节度使郑从谠在荔枝洲上构筑荔园,荔枝湾因而出名。
五代南汉后主刘𬬮在荔枝湾建造显德园(今昌华苑),方圆20余里,每当荔枝熟时便与群臣游宴,称为“红云宴”。显德园已毁于北宋初期。元朝以昌华苑为御果园,改种柠檬,制成“渴水”,列为著名贡品之一。明朝以后,荔枝湾内庭园结构建筑渐多,并由皇朝禁地转为诗人雅集的胜地。据记载,当时著名的诗社有荔香园、彭园、绮澜堂、小画舫斋等,现今只留下小画舫斋故址。荔枝湾景色迷人,“荔湾渔唱”,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荔枝湾在古代其实并不限于今日的泮塘及荔湾湖一带。明代的“荔湾渔唱”,有“千里红云,八桥画舫”之称,可见西关涌外围都可称作荔枝湾,北至驷马涌(又名洗马或司马),南至黄沙。刘王花坞在泮溪(塘),唐荔园在郑公堤江边。《乾隆南海县志》称:“广四十里,袤五十里”。今驷马涌和上西关涌间,仍有“西苑地”及荔枝湾地名,表示唐、宋以来园林区所在。今天荔溪东约、南约、西约、简溪及泮塘五约围绕的这片古荔枝湾地(荔枝湾故道),当地人称为旧荔枝湾。
今天的荔湾涌是专指泮塘口下的上西关涌出珠江水道的一段。
1927年5月尾,市政当局正式开放西关上九甫与下九甫新马路(即上下九),开通后人力车与私家车均可直达避暑胜地荔枝湾[2]。
1958年,荔湾区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建设总规划,由广州市市长朱光于当年4月4日主持开工典礼,组织全区官员、民众以参与“义务劳动”名义,将荔枝湾与泮塘一带的水田、鱼塘、烂地筑改建成四个人工湖,通称荔湾人工湖,以缓解水浸西关的隐患。后1960年正式命名荔湾湖公园[3]。院内有十多个人工湖,种有荔枝、杨桃、梅、莲等花果。
荔枝湾涌是对2010年当局在部分上西关涌和下西关涌重新揭盖的河段的俗称,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地名。
1993年,上西关涌尾段因为污染严重、臭气熏天而被石板盖上,变成马路下的一条暗涌,而其上面的马路就命名为荔枝湾路。马路两旁亦变成了古玩街。
2010年4月,广州市政府对上西关涌进行了“揭盖复涌”的清淤工程,原来覆盖在河涌上的马路被拆除,以重现昔日“一湾溪(春)水绿,两岸荔枝红”的景色。11月,整治工程完工。目前荔枝湾涌分为两段,分别是揭盖前的荔湾涌以及揭盖后新开挖的荔枝湾涌。这两截河涌均为700多米,目前均与荔湾湖湖水实现了相连。
荔枝湾路复涌后,涌上重建了五座石桥方便市民出行。此五座桥中有三座沿用了原“西关八桥”的桥名。五桥沿荔枝湾涌自西向东分别命名为龙津、德兴(沿用原名)、大观(沿用原名)、至善和永宁桥(沿用原名)。古时西关有“十里红云,八桥画舫”的美景,例如在十八甫北河旁街附近的德兴桥,以前每逢二月庙会最鼎盛,曾留下“赛过波罗第八桥”的诗句。
据著名广州媒体人彭彭透露,本地街坊不满复涌后的风貌酷似江南水乡完全没有本土气息,苛刻者言两岸屋宇是“纸扎屋”。历史上的沿涌是并无建造物非常贴近涌岸。
另外复涌后,每逢下雨天,泮塘段沿线街巷就经常水浸,住地下的市民生活大受影响。
古时荔湾水道发达,很多西关人家的生活都离不开船只。现时荔枝湾涌已引入6艘花船,花船上有小姐做导游,在河道上介绍西关的风土人情。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