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茼蒿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茼蒿(学名:Glebionis coronaria),别名茼莴、春菊、艾菜、打某菜、皇帝菜,菊科茼蒿属,原产地中海地区至西亚,在欧洲是庭园中的观赏花卉植物,宋朝时引进中国后成为蔬食食用[1]。
原产地中海的茼蒿,最早由林奈命名,且根据命名法规,Chrysanthemum coronarium定为保留名。下列为其学名(粗体)与异名。
茼蒿一名的来源,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茼蒿一条下之释名指其别名为“蓬蒿,且“形气同乎蓬蒿,故名。”[2]又,“茼”字有些文献写作“同”、“蕫”、“董”、“唐”等。[3]
它有数个别名:
茼蒿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中国则广泛作为蔬菜栽培: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湖南、吉林、山东、浙江[6]。
染色体数目:2n=18[6]。
茼蒿适合在温和或略冷的环境中生长,在温暖的夏季很快开花成熟。种子于初春或秋季播撒。
茼蒿属于含水量高的蔬菜,叶片容易变黄,因此需新鲜使用[4]。
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宋朝时引入中国栽培[4]。然而据李时珍言,则自古即栽培食用,只是到了《嘉祐本草》才收入,并往前推至唐代,称孙思邈的千金方已讲到茼蒿[2]。
除了煮汤、清炒、火锅配料,由于茼蒿本身的季节性,其烹饪模式亦反应在节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