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政治笑话
政治嘲諷類笑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联政治笑话即流行于前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笑话。[1]这种笑话的来源很多,除了来自在这些国家生活的人外,也有一些来自美国、西德及其他国家的报社杂志。此类笑话以讽刺苏联-东欧诸国的领导人、政治、经济和生活状态为主,数量极大,讽刺辛辣,广为流传。[1]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曾在公众集会上讲过几个这样的笑话,据他所说他还“讲给了戈尔巴乔夫听,然后他笑了”。近年美国政府解密档案揭露,当年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一直持续收集并整理流传的苏联政治笑话,再用密电传回华府,美国政府会让中央情报局分析,因“这些笑话非常准确地反映苏联社会公众的情绪”。[2]
在苏联,这种政治笑话的起源时间不详,但在1950年代斯大林执政末期就已经广泛出现。这些笑话最初来自于沙俄时期的政治笑话。[3]在苏联和东欧,政治笑话的泛滥是在1960-80年代(尤其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和地下出版物一起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异议人士的一种象征。在“开放政策”之前当局一直试图限制政治笑话的传播流动,但效果不佳。政治笑话体裁上,一般是段子式或者问答式,问答式也会非常简单,很适合独角喜剧。著名的“亚美尼亚广播电台”系列就是典型的问答式政治笑话。[4][5]
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但直到现代,仍有仿照苏联政治笑话的句式创作的“类苏联政治笑话”流传,用于讽刺当今的政治现象或人物。[6]
笑话类型举例
- 一位美国人对苏联人说:“美国是非常自由的国家,美国人可站在白宫前大喊:‘罗纳德·里根,下地狱吧!’”苏联人便回应:“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也可站在克里姆林宫门前大喊‘下地狱吧!里根!’”[7]
- 一位读者在莫斯科要买《真理报》,报摊回应“没有真理”;他改买《苏维埃俄罗斯报》,报摊回应“苏维埃俄罗斯”已经出卖光了;他便问还剩什么,报摊说“劳动”。[7]
- 有人问评论员为何克里姆林宫决定下命令取消M字母?得到回答是:“因苏联缺少牛奶、黄油、通心粉....马林科夫、莫洛托夫,难道要为米高扬保留M字母吗?”[7]
- 红场上有一名少女在发传单,一名特工到场将她擒拿,并以“散布反动言论罪”逮捕。抓完才发现,她发的只是白纸而已。特工气定神闲地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写什么吗?”[6]
- 一人问哪个国家最大时,得到匈牙利最大的回应,便质疑匈牙利只有一千多万人,为何最大?另一人解释苏军“临时”在咱们这走了多年,还没走出匈牙利,可知匈牙利之大啊。[7]
- 华约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间举行足球赛,有人说:“苏联为何不用坦克代替门将?”[7]
- 捷克斯洛伐克向苏联出口一部文学作品,内涵世界最短的短篇小说是只有“滚!”,还有数万字的长篇小说都是“滚蛋!滚蛋!……”[7]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