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德德意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德意志人(德语:Deutschböhmen und Deutschmährer),后来被称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德语:Sudetendeutsche),是生活在波希米亚王国所属的捷克地域上的德意志人,这一部分在一战后并入了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在1945年之前,有超过三百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这一区域[4],约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国人口的23%以及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人口的29.5%[5]。从11世纪起,德意志人口不断迁入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国波希米亚王国。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称为苏台德兰的边境地区,该地区以苏台德山脉得名[6]。德意志人扩张的过程被称为“Ostsiedlung”(东向殖民)。 “苏台德德意志人”这个名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垮台,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出现的,当时该地区的德意志人希望和奥地利一起建立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并并入德国本土,但遭到了战胜国的禁止。在慕尼黑协定签署之后,苏台德地区成为了纳粹德国的一部分,在此建立了苏台德兰帝国大区。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地区讲德语的人口,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徒和少数新教徒,都被驱逐到德国和奥地利。
苏台德地区拥有化学工厂和褐煤矿以及纺织、瓷器和玻璃工厂,历史上工业高度发达。波希米亚与巴伐利亚的边界主要由德国人居住。上普法尔茨森林沿着巴伐利亚边境延伸到波希米亚南部的农业区,是德国人的聚居区。更具特色的是德语方言岛,这些城镇由德国少数民族居住并被捷克人包围。苏台德德国人大多是罗马天主教徒,这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数百年统治的遗产。
并非所有的德意志人都生活在与世隔绝和明确界定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捷克人和德意志人在很多地方混居,捷克和德国双重语言和法律转换相当普遍。尽管如此,在 19 世纪下半叶,捷克人和德意志人开始建立各自独立的文化、教育、政治和经济机构,这使两个群体彼此半隔离。这种分离形式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几乎所有德意志人都被驱逐出境为止。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