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公共宿舍 (大院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安区温州街一带以殷海光故居为中心向东侧发展,延伸到俞大维故居、再到紫藤庐相接,形成日式古迹聚落,行走其间,有大树、庭园、黑瓦、蔓藤等,是台北市闹中取静的地方[1]。其中和平东路一段258巷、殷海光故居旁的台湾大学公共宿舍因有大片的户外空间,被校方及社区居民昵称为“大院子”[2]。其基地面积共1355.2坪,总建筑面积 401.7坪,中央栋占216.09坪[3][4]。
该区域中央栋为公共空间,建筑体为轻钢架洋小屋为主,内有会客室、休闲室、餐厅等[5]。墙体表面粉刷采用石灰混合麻绒熟成为灰浆之工法[3][4]。建筑外观素雅,除腰壁有简洁的沟面砖线角收边外,几乎无装饰纹饰[5]。半圆形窗框上,与台湾大学古建物一样有十三沟面砖[3]。窗框内设置有金属制之平衡锤以利用杠杆原理,使上、下拉窗时可随停留所想要位置[4]。
户外有两口水井及一处防空洞。南北侧十二个住宿单元之房舍采用日式小屋结构,除渡廊为木造外均为砖造,展现日治中后期建筑特色。[5]
中央栋建物由台湾总督府官房会计课设计发包,设计者为总督官房营缮课技师八板志贺助,工程承揽者为冢本与之助,1931年3月8日举行上梁仪式,初期可能是日本帝国海军水交社,即海军军官俱乐部[3]。后做为日侨小学,1952年产权归属台湾大学作为教职员宿舍[6]。1950年代,台大教授傅乐成曾在此撰写《傅斯年传》[1]。
2003年4月10日,台湾大学开始拆除温州街一带台湾大学老宿舍群,引起当地文史人士和社区居民抗议[7]。2012年11月1日,台北市文化局审议通过,登录为历史建物,定名为“台湾大学公共宿舍”[3] 。2013年2月5日清晨,作为餐厅的中央栋建物被焚毁,约50分钟扑灭,部分本造建材全部烧掉,仅剩墙壁,其他教职员的单身宿舍未受波及[2]。力麒董事长郭淑珍斥资新台币8000多万修复[3][4],2019年10月7日重开幕[3][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