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弥陀寺

臺灣臺南市中西區歷史悠久的佛寺,為「七寺八廟」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南彌陀寺map

台南八协境弥陀寺位于台南市东区(昔日台湾府城东安坊永康里龙泉井街)[1],建于明郑郑经时期,为台南四大古刹之一[注 1][2]。今貌是民国六十年(1971年)动工改建后的结果,已经没有昔日的闽南风貌[1]

Quick Facts 台南弥陀寺, 基本信息 ...
台南弥陀寺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台南市东区东门里东门路一段133号
坐标22.988500°N 120.214455°E / 22.988500; 120.214455
宗教汉传佛教
宗派大岗山派
本尊释迦牟尼佛
例祭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
开山时间Template:TWN-MING永历年间
地图
Thumb
Close

沿革

Thumb
弥陀寺重修碑记(1929年)
Thumb
“弥陀寺”匾

弥陀寺最初创建时因规模不大,原称“弥陀室”[1],主祀阿弥陀佛[2],后来在清康熙年间逐渐扩建[注 2],遂改名为“弥陀寺”[1]。到了清乾隆年间,该寺已成为府城七寺八庙之一[1]。而在咸丰八年(1858年)时,府城众店与信徒集资献钟,此钟一度差点在日治时期因战争而要被镕掉改做武器,后来所幸在被镕解之前战争便结束,并由一名古物商买下重新归赠给弥陀寺[2]

日治时期大正九年(1920年),因当时新丰郡役所厅舍尚未建成,所以暂时将弥陀寺作为新丰郡的办公场所,一时失去作为佛寺的功用[3]。直到大正十四年(1925年)10月厅舍落成,弥陀寺才恢复原本用途[3]。而由于寺况不佳,次年(1926年)黄欣等人遂倡议修建,而在昭和三年(1928年)竣工后立有“弥陀寺重修碑记”以资纪念[3]。弥陀寺在时局混乱中,获得真宗本愿寺的庇护之下,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董事王昭德、 黄加冬等捐资重修弥陀寺[4]。咸丰年间释正麟之后,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时,弥陀寺的住持是石以能,这从今供奉在该寺祖师堂的牌位也可以获得证明[4]。弥陀寺自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以来,就成为净土真宗的末寺[4]

然而佛寺建筑本身却先是在二次大战中被盟军轰炸,虽然在战争结束后曾予以整修,但最后还是在民国六十年(1971年)将原本建筑全数拆毁,于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建成今天的样貌[1]

建筑特色

Thumb
弥陀寺正殿

现今的弥陀寺为三进建筑,第一进的山门有三开间,门内两侧供奉有哼哈二将;第二进的正殿则为三层楼建筑,其一楼为大雄宝殿,供奉三宝佛(中央为释迦牟尼佛、两侧则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而在三楼则收藏有清朝古匾;第三进为后殿,一楼正中央是地藏殿,两侧则供奉该寺历代开山祖师与寺众信徒的牌位,而二、三楼则分别是藏经阁和供奉千手观音的圆通宝殿[1]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