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北区公园国民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南市北区公园国民小学(简称公园国小)为台湾台南市北区的一所市立国民小学,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设立的台南小学校。台南小学校最初设置在台南孔庙内,之后陆续搬迁及更名,在1923年才搬到了公园国小现址,因为位于花园町,因此校名取为“花园寻常高等小学校”。二次大战后,学校本身废除,由北区第二国民学校[注 1]迁入接收,为今天的台南市立公园国民小学[1],校内的“原花园寻常小学校本馆”于民国九十二年(2003年)7月10日被公告为台南市历史建筑[3]。
台南市北区公园国民小学 | |
---|---|
地址 | 台湾 台南市北区公园路 |
邮政编码 | 704033 |
类型 | 公立,市立国民小学 |
隶属 |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 |
创办日期 | 1898年 |
学区 | 北区公园里、北华里、长兴里、大兴里、小北里、正觉里、北门里、大光里 |
教师人数 | 35 |
职员人数 | 4 |
年级 | 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
学生人数 | 472 |
班级数目 | 20 |
电话号码 | +886 6 222 3291 |
传真号码 | +886 6 224 7547 |
学校网址 | www |
台湾日治时期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10月1日,台南小学校设立,为专供日本人就读的学校[2],最初是借用台南孔庙的明伦堂与府儒学上课,是为台南国语传习所附属寻常高等小学校,最初有学生40人。1901年4月,小学校迁移到新建于柱仔行街的校舍及职员宿舍(原址现为台南市美术馆一馆)。1902年4月1日,学校改称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1904年7月,由于台南师范学校废止,其位于西竹围 (后来的竹园町)的校舍改由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使用;而柱仔行街的校舍在后来改由临时台湾糖务局台南支局使用,而在糖务局被裁撤后,在1908年改为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分教室[4]。
到了大正五年(1915年)4月设立了台南第二寻常小学校后,台南寻常高等小学校的校名因此改为“台南第一寻常高等小学校”,而在大正十年(1921年)4月因教育制度改变,又更名为“竹园寻常小学校”[1]。后来台南州立第二中学校成立,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接收竹园寻常小学校校舍,原本的小学则迁到建于花园町的新校舍,改称“花园寻常高等小学校”[1]。1941年4月1日,学校改制为“花园国民学校”。
另外,此校是台南地区最早设立的小学校,因此也是台南多所小学校的起源,例如1909年设立安平派遣教授所、1910年设立萧垅分教场(隔年改为蔴豆分教场);1911年设立安平及大目降分教场、北门屿派遣教授所;1913年设立阿公店及湾里分教场、六甲、噍吧哖、萧垅派遣教授所,在之后皆独立为小学校[4]。
二次大战后,学校本身随日人引扬而被废除,原校舍由北区“公园国民学校”(原为伏见国民学校,1946年改为第二国民学校、1947年改为公园国民学校,原址为今延平国中)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迁入,即今天的公园国小[1]。公园国校在迁入后二年,便对校舍在战争中毁损部分予以整修,而学校在1968年因国民义务教育实施,改为“公园国民小学”。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时整修了门廊及中央的立面部分[1]。近年则将屋顶换成金属,并将正面复旧[1]。
该建筑坐东朝西,除门廊与南北两端略为突出外基本上是一字形建筑,于东西两面皆设有走廊,楼梯位于南北两端[1]。一楼川堂两侧为办公室,二楼为教室[1]。门廊为三拱圈形式,后接川堂,上面有直立壁柱,屋檐下设有十座具装饰性的托架[2]。两翼部分一、二楼各有五个拱圈,不过一楼是圆拱形式,二楼则是弧拱形式[2],拱柱于一二楼间有白色横带做装饰[1]。至于两端的楼梯间在二楼也有两条白色横饰带[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