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肠系膜(德语:Mesenterium、英语:mesentery,/ˈmɛzənˌtɛri/)是一种双层皱折腹膜,附着于肠子内部及腹腔内壁,作用为固定大小肠于腹腔内。“肠系膜”(mesentery)一般特指小肠的肠系膜,而“肠系膜器官”(mesenteric organ)则是指包括结肠系膜、阑尾系膜、乙状结肠系膜与直肠系膜联合在一起的其余大肠肠系膜。根据利默里克大学的研究,肠系膜显现出解剖学与功能上的特征,已被提名为一种器官[1][2]。
传统教学上,通常将肠系膜描述为一种分段的结构,并将各段分别命名为升结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与降结肠系膜,而乙状结肠系膜、阑尾系膜与直肠系膜也被认为分别于后腹壁终止嵌入[3]。2012年,在详细的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实验下,确认肠系膜为一种单一且连续性的结构,从十二指肠空肠弯曲开始延伸到直肠系膜的远侧[3][4]。此种更为简化的概念,使得在结肠、直肠手术等不同的面向得到实质性的进展[5][6],也对于手术、解剖学与产前发育相关的科学领域有所影响。
清楚肠系膜的构造有助于了解和肠系膜有关的疾病,例如肠道旋转不良及克隆氏症。克隆氏症患者的肠系膜多半会变厚,因此不容易止血。而且脂肪包覆(fat wrapping)是指肠系膜脂肪在相邻胃肠道周围的延伸,会增加间皮的塑性。肠系膜紊乱与克隆氏症中粘膜的出现有病理生理学上的重叠。有些研究者认为克隆氏症主要是肠系膜失调,因而影响胃肠道及整体的循环[7]。
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栓形成会造成肠系膜缺血,也称为肠道缺血。肠系膜缺血也可能是因为肠扭转造成,肠扭转是指小肠自身的缠绕形成的疾病,会因为太过紧密的包围肠系膜,而造成缺血[8]。
对于肠系膜的古典解剖学描述起源于1885年,由英国外科医师弗雷德里克·特雷弗斯爵士所贡献[9],但描述为一种单层膜的构造,这种描述可以追溯到列奥那多·达芬奇[10]。特雷弗斯于1888年成为第一位在英国展示阑尾切除术的医师;他也为维多利亚女王与爱德华七世手术过[11]。他研究了100具大体的肠系膜与腹膜皱褶,并描述右侧与左侧的结肠系膜为成人体内的痕迹组织。依据此理论,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与乙状结肠系膜都分别于后腹壁终止嵌入[9][11]。这种主张存在于主流外科学、解剖学、胚胎学与放射学中超过一世纪[12][13]。
在特雷弗斯之后10年,奥地利解剖学家卡尔·托尔特描述成人体内所有的结肠系膜部分具有连续性[14]。托尔特为布拉格与维也纳的解剖学教授,于1879年出版了他的人类肠系膜叙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