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
吸口鲤科胭脂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胭脂鱼(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大帆三间鼠等,属于鲤形目吸口鲤科(或称亚口鱼科),生长于长江水系[1]及闽江[2][3]。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体形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
四川民间渔民中流传有“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之说,可见成年胭脂鱼的体型不小,目前有纪录的最大个体为135公分。
所谓胭脂鱼的亚种实际上是过去一些学者的误认,其实上只有一种。
外观
幼年胭脂鱼的体色为棕色,并长有三条深色环带。成年雄鱼与雌鱼的显著区别是雄鱼体色为胭脂红色,而雌鱼的体色是深紫色,并长有宽阔的竖条纹。胭脂鱼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并一直延伸至臀鳍后方。其肉质嘴唇肥厚[4],上有小乳突,无须。胭脂鱼长有单行咽齿,呈梳子状排列。[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胭脂鱼的体色会越来越深;到其晚年时,其身上的白色带状条纹的特征就会消失。[4]

习性
胭脂鱼喜好在水体中部和底部活动,其体型奇特,尤其幼鱼体形别致,游动文静,而且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胭脂鱼可与波鱼、鿕和黑线飞狐(Crossocheilus siamensis)和平共处,但不能与石首鱼和泥鳅混养。[4]
成年胭脂鱼体长最长能达到1米,由于其生长缓慢,在封闭的环境中可以活到25岁。[4]
饲养环境
胭脂鱼可以生活在热带水族箱和冷水水族箱中,不过其对硝酸盐水平的改变非常敏感。它们需要生活在有高效过滤系统、湍急的水流[5]、悬浮植物以及定期换水的水族箱内。由于胭脂鱼是一种好奇的动物,饲养它们的水缸需要较大的空间,而且不能放空间狭小的装饰物,并在鱼缸的底部铺设柔软光滑的物质。[4]
易危物种
很不幸的,胭脂鱼在野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由于它们的大体型和良好的肉质,因此被人类当作食用鱼,长江支流-岷江的族群被认为已经灭绝。鱼只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建造水坝、水污染和人类其他用水,因为胭脂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2 月份,成鱼会迁徙到产卵场,这些产卵场位于水流湍急的浅水区。成鱼会从 3 月至 4 月开始繁殖,并留在产卵场直到秋天,之后才洄游到较深的河域过冬。在中国,这些鱼类已经得到保护,并且有一些繁殖计划旨在透过释放幼鱼来恢复其自然族群。另外水族饲养的个体皆为人工养殖,对天然族群并没有造成影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