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运动

也门宰德派反政府武装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塞运动

胡塞运动[66](阿拉伯语:الحوثيون罗马化al-Ḥūthiyyūn发音:[al.ħuː.θi.juːn]),正式名称是真主辅士[66](阿拉伯语:أنصار الله ,拉丁化:anṣār allāh),又译真主虔信者安萨鲁拉运动,是也门甚至是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宰德派反政府武装组织[67][68]

事实速览 真主辅士, 领导人 ...
真主辅士
أَنْصَار ٱللَّٰه
领导人侯赛因·胡塞 
(1994年—2004年)
阿卜杜勒-马立克·胡塞
(2004年至今)
发言人Mohammed Abdul Salam[4]
活跃期1994年至今
(2004年起拥有武装)
总部 也门萨达萨那
活跃地区
意识形态宰德派复兴主义[5]
伊斯兰革命[6][7]
社会正义[8][9][10][11]
反逊尼派[12][13](据称,被否认)
团结什叶派-逊尼派[14]
反帝国主义[15]
民族统一主义[16]
反犹太复国主义[15]
反犹太主义(据称,被否认)
伊斯兰主义[7]
也门民族主义[14][17]
大帐篷民粹主义[14]
反美主义[18][19]
反乌克兰主义[20][21]
人数350000(2024)
盟友国家盟友

非国家盟友

对手国家

非国家

战役、战争也门什叶派起义
叙利亚内战
也门内战 (2014年至今)[59][60]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被以下
认定为恐怖组织
 沙特阿拉伯[61]
 阿联酋[62]
 美国[63]
 马来西亚[64]
网站Ansarollah.com
关闭

历史

Thumb
目前的也门局势:
  胡塞运动和萨利赫的支持者控制
  也门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支持者控制
  哈德拉毛人部落民兵控制
Thumb
胡塞运动的书法体标志。其内容为“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做协助真主的人”(古兰经61:14)[69][70]

胡塞运动的前身“信仰青年”于1992年在也门北部萨达省建立[71],创立者为宰德派宗教领袖侯赛因·胡塞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信仰青年”在也门首都萨那萨利赫清真寺英语Saleh Mosque宣传反美反犹太口号。其后也门政府逮捕其多名成员。[72]虽然时任也门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为宰德派出身,但萨利赫政府亲美,并且和以逊尼派为主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导致青年信仰者视其为叛徒,双方渐行渐远。

2004年,侯赛因·胡塞开始武装起义反抗,但于9月10日在和也门政府军的战斗中阵亡。其追随者将“信仰青年”组织改名为“胡塞”,以示永远纪念侯赛因·胡塞。[73][74]此后,胡塞组织与也门政府间时断时续的冲突不断。直至2010年,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75]

胡塞运动参与了2011年也门反政府示威,但反对海湾合作委员会达成的协议,该协议将建立包括萨利赫在内的联合政府。

2011年11月,胡塞运动已控制也门北部的萨达省焦夫省[76]

Thumb
也门前总统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自2014年起与胡塞武装结盟,直至2017年胡塞武装以“叛国罪”将他暗杀

2014年9月,胡塞运动进攻首都萨那发动政变,控制了部分政府大楼和广播电台。[77]这引起了逊尼派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仇恨,该组织已经策划实施了多起针对胡塞运动的袭击事件。[78][79]

2014年底,胡塞运动与前总统萨利赫结盟,共同对抗也门政府。[80]

武装控制首都

2015年1月,胡塞运动继续控制首都萨那,围困了总理府。与政府军的交火造成多人死亡。[81]1月22日,在胡塞运动占领总统府、官邸和重要军事设施后,总统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及其内阁辞职。

2月6日,胡塞运动宣布成立“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以取代也门总统和议会治理国家。但联合国美国海合会等不予承认。[82]海合会一直指责伊朗支持胡塞叛军。

2月21日,总统哈迪从胡塞武装的软禁中逃离首都萨那,前往原南也门的首都亚丁,随后他收回之前的辞呈[83],海合会成员国纷纷将使馆迁至亚丁,以表示对哈迪的支持。[84]

胡塞运动继续向亚丁推进。3月26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国联军发起果断风暴行动,针对胡塞运动目标的持续空袭开始。

2017年9月,胡塞运动宣布任命“军队指挥官”、“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和“财政部长”等要职,但盟友前总统萨利赫不同意,拒绝承认任命。2017年11月底,胡塞运动与萨利赫的关系急速恶化,双方部队在也门首都萨那发生冲突。萨利赫于12月2日提出与沙特领导的联军进行对话,被胡塞运动指责为对盟友发动“政变”。[85][86]萨利赫与胡塞运动决裂后,双方部队爆发激战。12月4日,萨利赫在逃离萨那的途中被胡塞运动杀死。[80]

介入以色列—哈马斯战争

美国国防部表示,在红海北部执行任务的美军卡尼号驱逐舰,2023年10月19日击落由获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所发射3枚巡航导弹及多架无人机。国防部表示,未能确定攻击目标,但导弹和无人机来自也门,沿红海向北飞行,有可能针对以色列,事件中并无美军或平民受伤。[87]

另外有报道提到《以色列时报》援引《华尔街日报》,称沙特阿拉伯于10月25日的上周拦截了疑似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的一枚巡航导弹。[88][89]

胡塞武装对此未有回应,惟早前曾警告若果美国直接介入以巴冲突,该组织将加入哈马斯的行动[87]

2023年11月20日,胡塞武装在红海扣押以色列商船“银河指挥官”号。[90]

12月15日,也门胡塞武装宣称对两艘前往以色列的船只发射了导弹。

12月30日,悬挂新加坡旗的马士基-杭州号(Maersk Hangzhou)货柜船遭胡塞武装发射两枚导弹攻击,美军舰艇成功拦截两枚导弹。12月31日,马士基-杭州号又遭到胡塞武装的四艘武装快艇追截及开火射击,胡塞武装企图登船挟持,马士基-杭州号发出求救信号,美国海军派出舰载直升机阻止,胡塞武装的武装快艇向美军直升机开火,美军直升机随即还击,将其中三艘胡塞武装快艇击沉,另一艘则脱逃,胡塞武装最少十人被击毙,货柜船及美军无人伤亡[91]

2024年1月18日,美国政府将也门胡塞武装重新列入恐怖组织名单。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发表声明说,为应对也门胡塞武装持续的威胁和袭击,美国将胡塞武装列为“特别认定全球恐怖份子”实体,以阻止恐怖份子向他们提供资金,进一步限制胡塞武装进入金融市场,并追究他们袭击往来红海和亚丁湾商船的责任。如果胡塞武装停止袭击,美国将立即重新评估有关决定。[92]

2月4日,美国与英国对也门胡塞运动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也门北部13个地点的36个胡塞武装目标遭到袭击[93]。胡塞武装与美国、英国、以色列进行了持续至今的冲突对抗。

11月1日,联合国公布一份专家报告表示,在伊朗黎巴嫩真主党支持下,胡塞武装接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圣城军”、黎巴嫩真主党以及伊拉克亲伊朗组织提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下,也门胡塞武装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报告估计,2024年年中的胡塞武装人员数量已经有35万人,而该数字在2022年是22万人,2015年是3万人 [94]

恐怖主义指控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以色列均明确表示胡塞运动为恐怖主义组织。

2021年1月10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决定将胡塞运动列为恐怖组织[95]。2月16日,拜登政府宣布将胡塞运动从恐怖主义组织名单中移除[96][97]。2024年1月17日,美国宣布胡塞运动再被列入特别指定全球恐怖组织(Specially Designated Global Terrorist,SDGT)名单[98]

侵犯人权行为

安全理事会第2140号决议所设也门问题专家小组称,胡塞武装分子实施了一系列侵犯人权行为,包括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虐待妇女和儿童。年仅13岁的儿童因涉嫌同性恋取向的“猥亵行为”或因其家人不遵守胡塞武装的意识形态或规定的“政治案件”而被捕。未成年人与成年囚犯共处一室,据可靠报告,被关押在萨那Al-Shahid Al-Ahmar警察局的男孩遭到蓄意强奸。[99][100]

童兵

胡塞武装被指控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如使用童兵[101][102][103]、炮击平民区[104]、强迫疏散和处决[105]。据人权观察组织称,胡塞武装在2015年加紧招募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到,胡塞武装和也门其他武装团体中的儿童占也门所有战斗人员的三分之一[106]

劫持人质

据人权观察组织称,胡塞武装把劫持人质作为一种牟利手段。人权观察记录了16起胡塞当局非法扣押人员的案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向亲属勒索钱财或用他们来交换被敌对势力扣押的人员[107]

虐待妇女与儿童

联合国资助的调查人员发现了胡塞武装招募数十名少女充当线人、护士和警卫的证据(这在也门这种保守的社会中是不寻常的现象),12名女孩因被招募而遭受性暴力、包办婚姻和童婚。报告称,胡塞武装以金钱为诱饵招募了年仅七岁的男孩。报告引用了数百个案例,发生在2019年夏季至2020年夏季[108]

联合国也门问题专家小组发现了胡塞武装强奸女性被拘留者以“净化”她们、作为惩罚或逼供的事件。专家小组记录了胡塞武装强迫被拘留妇女成为性工作者,同时为胡塞武装收集信息的案例。记录在案的事例包括,2021年,一名女性被拘留者在胡塞武装团体拘留中心被迫与多名男子发生性关系,作为她为重要客户充当性工作者做准备的一部分,同时也为了获取信息。专家小组还收到资料称,另一名被拘留者被迫成为妓女,为胡塞武装分子收集信息,以换取释放,2019年还记录了另一起类似事件。这也导致被胡塞武装分子拘留的妇女会遭到社会排斥,其中一名妇女因给家庭蒙羞而被家人所杀[10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