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外交机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利坚合众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英语: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Shanghai)始建于1844年,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后于1980年重新开馆,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469号。领区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中两国建交初期,它是远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外交和领事机构之一,也是美国在华设立的第二座外交机构,仅次于广州领事馆。[1]
上海第一个美国领事机构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早在1844年美国与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和平、友好、贸易条约》。在没有官方任命领事的情况下,一家波士顿贸易公司驻沪办事处的美国商人吴利国(Henry Wolcott,吴利国)在其外滩附近的办公室顶上升起了星条旗,遂成为第一任美国驻上海代领事。
1854年,面对着美国在上海与日俱增的贸易和利益,美国政府任命马辉(Robert Murphy)为首任官方美国驻上海领事。他的办公室坐落在苏州河北岸的黄浦路36号,那个地区很快就成为了美租界的中心区域。随着上海与西方的联系日趋紧密,美领馆也随之发展[1]。
1861年,林肯总统任命熙华德为美国驻上海领事,两年后将其提升为总领事。熙华德在任的15年间,美租界有所扩大,并与其他外国租界合并,形成了国际租界。到了20世纪初,超过1,500名美国人定居上海。美国社区在上海成立公司、开设医院、学校和教育交流机构,进而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进步。1916年,为了满足员工人数的迅猛增长和工作范围日益扩大的需求,美领馆迁至黄浦路13-14号的新楼之中。价值35.5万美元的新楼是当时全球价格最高的美国使领馆建筑。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领馆拥有10名来自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一名来自商务部的贸易专员,一名来自农业部的专员,一个美国驻华法庭、监狱、码头、邮局以及来访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阅兵场[1]。
在二战之前,上海曾经是世界第7大城市,也一度是亚洲的金融和商贸中心。然而,1932年日本袭击上海的闸北区,致使多年来上海和西方的贸易交往陷于混乱之中。1933年的事态发展使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80年来第一次离开了美租界,迁至苏州河南岸。最初坐落在江西路248-250号的Kalee酒店旧址,1936年又迁至江西路和福州路西南拐角的开发大楼之中。而1941年12月,日军攻入上海迫使美领馆在战争期间闭馆[1]。
1945年9月5日,日军投降后不到1个月,美领馆即在外滩28号的格林邮船大楼旧址重新开馆,该大楼是战争期间德国领馆的所在地。战后的上海与战前迥然不同,外国租界均已被废除,而整个国家不久就陷入了内战。
1949年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上海。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不承认领馆官员的外交地位,1950年4月25日,总领事马康卫降下美国国旗,并关闭领馆。直到几十年后,美中两国才恢复正式外交关系,美领馆才重新开馆[1]。
1972年,随着《上海公报》的签署,上海成为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象征。1980年4月28日,几乎恰好在闭馆30年之后,美领馆于其现址:淮海中路1469号重新开馆,一位旧时领馆的中方员工将一面美国国旗交给当时的总领事唐纳德·安德逊(Donald Anderson),这正是30年前上任总领事降下的那面国旗。此后这面国旗悬挂在领馆接待室中,成为新旧领馆历史纽带的象征[1]。
现在的领馆大楼始建于1921年,主楼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小洋楼。在美领馆迁入之前,该建筑几易其主。最初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英国贸易公司怡和洋行公司。在二战期间,一位日本商人携其家属入住,随后又成为瑞士总领事的家宅。在1946年,纺织业巨贾的后裔荣鸿元购置该处地产,但是不久后即离开上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建筑归妇联使用,在文革时期一度是“政治教育”中心,其后又成为政府迎宾馆,直到美领馆签订合约,成为小洋楼的新主人。领馆现址占地面积3英亩,包括若干外围建筑,一片橘林,园林假山和一个鲤鱼池。1997年和2003-2005年,领馆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内外整修,以保存建筑美感,提升建筑效用[1]。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本馆的签证业务于2003年4月10日后停止办理。2003年4月17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处搬迁至梅龙镇广场,办理签证业务和美国公民服务[2]。
1949年7月6日,上海市百万军民举行庆祝上海解放、纪念“七七”抗战大游行。当天下午16时许,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威廉姆·欧立夫(William M. Olive)驾驶一辆03-6235号小轿车驶至溧阳路东长治路口时,冲入游行队伍。值勤民警即上前阻拦后,欧立夫继续踩动油门欲强行通过。民警随把欧立夫带至提篮桥公安分局讯问。欧立夫到了分局值班室后不配合调查,掀翻办公桌、砸毁办公用具,对阻止其的干警拳打脚踢。分局向上海市公安局长李士英和陈毅市长报告后拘捕了欧立夫。[3]欧立夫后承认错误,并在公安机关要求下赔偿毁坏的公私财物,并做出书面检查,于7月9日和10日在《解放日报》刊登。”《解放日报》同时发表发了题为《警告美帝国主义者》的短评:“在人民政权下,帝国主义任何挑衅行为,均将受到应有的处罚!一切帝国主义的侵略分子,必须从中国滚出去!一切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必须从中国肃清!一切外侨必须严格遵守人民政府的法令!我们在此特别警告美国帝国主义者,你们必须立即放弃任何挑衅行为,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2011年起,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驻港总领事馆在新浪微博上非常活跃。2012年7月12日下午,美国驻上海总领馆通过其官方腾讯微博发表声明,称该日早间发现其新浪微博的账号无法运行,“我们正在试图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我们希望可以尽快恢复我们在新浪微博的正常营运。”总领馆发言人贝婉(Wylita Bell)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依然在寻找新浪微博无法运行的原因,并希望能尽快恢复。[4][5][6][7]
2015年2月12日21时43分,一辆黑色丰田轿车(车牌号:闽EBX537)沿乌鲁木齐南路自北向南行驶,突然右转撞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护栏后停车,致一名执勤武警受轻伤。肇事司机被警方接受调查。其事件肇事人名叫刘道杰,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人。肇事者被排除酒驾、毒驾的可能。[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