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羊城书院是中国近代的一座书院,位于现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龙藏街

历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广东督粮道将蒋伊创立岭南义学穗城书院

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吴骞捐廉重修岭南义学和穗城书院。到了嘉庆八年(1803年)康基田复官广州,任广东布政史,又重修了岭南义学,改名为为羊石书院。黄培芳曾受邀担任羊石书院院长,他在羊石书院期间订立了严格的学规。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广州知府罗含章重修羊石书院,改名为羊城书院,又将穗城书院并入羊城书院,改为羊城书院的馆,作为诸生栖息之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下令各所有省级书院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羊城书院于次年停办,按旨应改设为广州中学堂,但因地方狭隘,不够办学堂之用,广州知府龚沁湛便另择地改建广州中学堂,将羊城书院地及外馆地收归官场,其所属的经费租田款项调归中学堂的学费所用。至此,羊城书院便告结束。[1][2]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