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香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香林(1906年10月19日—1978年4月20日),字元一,号乙堂,广东省嘉应直隶州兴宁县宁新镇(今梅州兴宁市宁新街道)人,客家人族谱学奠基人。为中国国民党党员,1930年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1951年起任教于香港大学,1964年任港大中文系主任,退休后续任香港大学永远名誉教授。
罗香林的最重要著作是《客家研究导论》(1933),该书首次建构了“客家民系”,罗香林“为了对抗‘客家非汉族说’或‘客家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混血种说’透过对于地方志、族谱的重新解读,创造独特的客家历史,即客家人原本是居住于中原一带的汉人,经过晋代以来的五次南迁而形成了客家民系。罗香林这一学说影响深远,是因为这一学说他从文化上阐述客家民系先进性,绝大多数运用‘正统’、‘中原’概念塑造客家族群的人均采用其说法。”[2]此主流论调至2000年代方被遗传学界推翻,[3]继而受方言学界多翻质疑。[4][5]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指“各地汉族在演变过程中,与外族混血是很普遍的现象,客家人也很难例外。客家人Y染色体里,80%属汉人,13%属苗瑶语系的畲族。”[3]同为客家人的刘镇发教授指罗香林的论调在1930年代未经科学验证,把客家话方言学界误导至1980年代,远离了人类学界对客家人的成果。[6]
“这跟他又是基督教徒也有关系,因为这一方面帮助他的理念在教会间扩散,另一方面他也受教会的影响,比较早接受自己是“客家”这个概念。而有趣的是,把“客家”这个本来是侮辱的符号,当作荣誉的精神,又刚好与基督教把钉死耶稣的十字架捧为图腾的精神相符合。罗香林的概念很快便以香港为核心向嘉应州扩散,然后又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植根,同时通过崇正总会的成立,继续向南洋、欧美推进。”[13]
罗香林1935年在南京与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希祖教授的女儿朱倓结婚。朱倓本身亦从事历史研究。1951年1月28日,罗氏与夫人及子女在粉岭崇真会崇谦堂受洗入基督教。[14][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